《日更与付费》
在《简书》上写作,与其他平台不同的是,如果你有能力,可以每天发表作品,随便什么体裁。比如小说、散文、诗歌和绘画。如果你认为自已的作品足够优秀,你还可以让喜欢它的人付费阅读。
应该说,对于《简书》上的众多作者(其中包括已出过书的作家和诗人)来说,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既能够刺激写作欲望,又能够增加写作收入,何乐而不为?
于是,许多写作训练营、负责培训的课堂便应运而生。官方的、非官方的都有。
然而,热闹是热闹了一阵子,真正坚持下来的却没有几个人。
先说“日更”吧,既每天要有一篇新作品出来。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绘画均可。
但是,看似简单,真要做到,并非易事。
首先,我认为“日更”并非日记。日记是记录一天的琐事,“日更”是创作;日记不用动脑筋去思考,只把一天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就行了;“日更”必须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人生感悟。日记可以是一天生活的流水帐,“日更”必须是经过提炼和加工的文学作品。
同样是写游记,余秋雨的《行者无疆》就与王石的《让灵魂跟上脚步》大相径庭。前者每篇文章都对相互差异的文化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后者只是记了一本流水帐。只是记录下了行走的脚步,并没有灵魂什么事,用现在的话说,有“标题党”的嫌疑。
读了《行者无疆》感到津津有味,读了还想读;读了《让灵魂跟上脚步》感到如同嚼蜡,不能不吐槽。
余秋雨的成功是把日记写成了“日更”,王石的失败是将“日更”写成了日记。
这两本书我都买了下来,一本至今收藏在书柜里,一本在搬家时当废品卖了。一同卖掉的还有倪萍的《日子》和扬澜的《一问一世界》。
其次,我觉得“日更”的功夫在作品之外。也就是说不是为了“日更”而“日更”,就像是,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一样。那些每天能写出几千字作家,除了本人的天赋之外,差不多都经历过对生活的反复体验和长时间的思考,而并非像我们这样盲目的写作。
有了生活体验和长时间的思考,写作就会变得“容易”起来,“日更”便会水到渠成。这是一种底气,一种厚积薄发。
现在一些写“日更”的,大多不愿意下那么大的力气,花那么多的功夫。多数人追求的是短、平、快,不愿意认真思考,更不愿意花时间读书,对身边的事,拿起来就写。
当身边的事写完了,就再无新东西可写,“日更”就遇到了瓶颈,就无法继续。
说了这么多,我想我并非反对“日更”,我是说“日更”不容易。除了极少数有天赋的人,你要有比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勤于思考的大脑。
当然,也有一些人的“日更”是不断搬运一些旧作上来。这算不算是“日更”呢?当然算。但是这样的“日更”与那些每天有新感悟的作品相比,显然少了点新鲜感。
我知道一位“日更”比较成功的作者Jay松鸦,是山东大学在校学生,已在《简书》上连续更文398日,写了254174字。
他的更文以国学为主要内容,里面也有少数西方学者的对比。他文章的形式以读书笔记为主,每天写读后感,能坚持一年多,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
毫无疑问,与那些半途而废的“日更”大军相比,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成功者。也是我心中的一个偶像。
回想起来,我来《简书》一年,写了20多万字,131篇文章,平均下来,只能算三日更,真是自叹不如。
我承认我没有“日更”这个能力,无论文学功底还是人生感悟都还相差甚远。
至于写付费文章,我就相差更多。我既没有余秋雨那样的文采,也没有周国平那样哲思,更不会像金庸那样讲故事。
我写的130多篇文章中,只有1篇文章阅读量超过了12000,剩下的大多数都在1000一3000之间,1000以下的也不在少数,打赏的就更少。这说明,我写的东西尚未达到人家非要付费才能阅读的程度。
由我及人,我想到的是一些写付费文章作者的艰难。
除非你能写出像余华的《活着》这样的畅销书,除非你有余秋雨的文笔,除非你像金庸那样会讲故事,否则你先看看你写出的东西有多少人阅读、关注、点赞和打赏,等这些都确定之后,你再写付费文章仍旧不迟。
反正,我是没有这个勇气,我怕收费后,仅有读者朋友也会跑光了。当然,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既做不到“日更”,也写不了付费文章。但是,我并不反对别人去写去更,只要你具备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