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当初读这首诗,只读出了杨贵妃极尽宠爱。她喜爱吃荔枝,唐玄宗就让人千里运送荔枝,博得妃子一笑。
我们钦羡于两人的爱情,却不知,运送荔枝的过程是何等的紧迫艰辛。
而今终于有个人关注到了这件事,并且把它写成小说,这本书就是《长安的荔枝》,出自马伯庸马亲王之手。
听说这本书写成只用了11天,马亲王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写了9万字,把运送荔枝的过程展现出来。
我也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故事流畅引人入胜,讲述了一个无权无势无钱的小人物李善德穷尽各种方式将新鲜荔枝运送到长安,以搏贵妃一笑,全程跨越五千里。
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在唐朝的背景下,就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就被这样一个小人物完成了。
这也让我不禁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有巨大潜能,在特定条件下,力量是无比强大的。
面对困难时,该如何做?今天拆解一下李善德的做法,一定会给我们启发。
01 当入绝境:绝处逢生的心态
当你身处绝境,是等死,还是奋力一搏?这就是书中主人公李善德面临的抉择。
李善德原本只是一个京中小官,精通算数,但是在官场几十年仍然不懂官场“潜规则”,自己的事业毫无发展,四十几岁的李善德原本想在京中贷款买房,结果被上司算计,接下了从岭南运送鲜荔枝的任务。
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个不可完成的任务,而完不成很可能会掉脑袋。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谁接到这个任务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李善德一度非常灰心,以为自己死定了,一度想到料理后事。
但好友杜子美骂醒了他:“既是身临绝境,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说不定还能搏出点微茫希望。”
李善德听了甚是有道理,决定搏上一搏。他很快出发到岭南,才有后面的解决之法。
很多人遇到困难,第一反应总是逃避,认为自己做不到,结果与机会擦肩而过。
但往往不是我们做不到,只是我们输在了心态上。对待困难如果有绝处逢生的决心,困难的威力就减小了一半。
他就像“发动机”,给了我们行动的动力。
02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周密的计划和执行
面对困难,有了绝处逢生的决心还不够,他只是促使我们行动的第一步。
李善德到了岭南,看到了荔枝园,询问了当地人保鲜的技巧,结果的发现还是不能在荔枝新鲜的时候运送到长安。
到这,很多人就已经想要放弃了,李善德也很沮丧,还想着要不要把妻儿接过来,逃命去。但他还是没有放弃,一边研究保鲜的长久的方式,另一边研究路线。
他在一个商人那里用通关文牒交换了一笔钱,做起了实验,三路人马,三条路线,测试哪条路可行,保鲜措施可以坚持到哪里。他还自制了记录表格,清晰地记录了自己的试验成果。
就这样一路实验,还真让他蹚出了一条路。
一个人如果真想战胜一个困难,会在困难中找“漏洞”,总有一个地方是自己可以尝试和突破的。
03 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严格把关细节
想要完成一件事情,制定出计划还不够,还需要严格把关细节。
事情一旦执行,不免有意外发生的可能,每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李善德找到了可以保存荔枝11天的法子,设计出了一个最优路线。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亲自跑了一趟这个路线,其中就发现了其中一个驿站跑路的情况。
他连夜自己闯出一条线路,让运送荔枝人马可以按时到达休息。运送路上意外接连发生,很多人都劝他放弃,办不成的。
李善德却说:“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就是这样一份决心,让他一一克服各种困难,将荔枝送到了贵妃手中。
就这样一个运送励志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完成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的全过程。
而这种应对困难的步骤,我们完全可以复制,希望每个人面对困难时都不再退缩,勇敢面对执行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