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试过努力说服另一个人,使尽浑身解数,罗列数据旁征博引唾沫横飞,对方依然毫无动摇之意。一股无力的挫败感油然而生。实际上,排除对方故意不想被打败之外,单个看似并不复杂的观点背后,都是由个人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人生阅历等等庞大的数据库做支撑,历经许多岁月洗礼形成的固化思维。轻易是不会改变的。
就像一个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义者,是不会因为旁人三两句话就能热爱家务爱上带孩子的。想说服别人,特别是双方是家人朋友时,一方想改变或干涉另一方的生活状态时,碰壁感尤其强烈。大家都能理解,作为亲朋好友,有时看着对方一再颓废,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简直恨不得拉他去洗个脑才好。焦躁的心情下,往往都忘记了达成目的远比正确性更重要。其实每个人也都经历过,别人想说服自己的时刻,哪怕别人说的头头是道,一看就是普适性的大道理,连不照做的理由都找不到,自己还是不愿照做。为什么呢,除了对方沟通的方式方法外,当事人当下的生活状态和心情也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一枚鸡蛋,在合适的温度下,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从外部打破,只是食物。当鸡蛋不想打破外壳的时候,外人再用力,强行打破,鸡蛋也不会有成长,甚至停滞成长。人也是一样的。他不想动的时候,你强迫他动一动,除了增加反感没有别的效果。那么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合适的温度?在不受批评不被妄加指责的安全环境下,一个有自省能力的人自然而然就能走出来,活出属于自己生命的精彩。当然需要的时间有长短,根据当时的受挫感强烈程度长短不同。作为爱他的家人或同行的旁观者,能做的就是不批评不指责,安静的陪伴就好。相信对方的生命能量,相信对方能找到解决方法,相信对方是一个能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成年人就可以了。
还记得我们是怎样长大的吗。小时候我们坚信不疑这世上有另一个世界,那里有美人鱼,有花仙子。尽管大人一再告诫我们这一切都是假的,我们也不会相信。直到有一天,或许就是一瞬间,我们忽然醒觉原来那些真的只是童话故事,是不会在现实中出现的。思维的客观规律就是这样,自己悟出来的才会顺达深刻,自己没有感到困惑,没有达到某种境界时,他人说再多,也无济于事。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是这个意思。更何况,对于生活态度,这种很私人的事,萝卜青菜各有所好,你之蜜糖她之砒霜,试图说服他人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完全是没有意义的。
从深层心理层面看,每个人当下的人生状态都是他在自己的角度做出的最好选择。如果对方确实需要你提出建议,接受度会就高一些。如果对方完全没有需求,哪怕对方此刻沉沦于无间地狱,你强行想帮助他扭转对方的三观,都是件吃力不讨好甚至事与愿违将他向深渊推得更远。此时,没有其他办法,陪伴等待,在他需要时伸把手就是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