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更好的小语人。今天探讨《识字教学中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在识字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让全班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能力大大提高的一种有效识字方法。它能让学生在小组中增加锻炼的机会,通过组内同学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资源共享”,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每个班的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性:有的孩子父母在其很小时就开始教他们认字识字,有的在幼儿园或电脑、电视中认识了许多字,他们的基础相对好一些,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教的恰好是他们认识的字,他们就会注意力转移,错过识字的机会,长此以往必将落下许多生字,失去识字的兴趣;还有另外些基础较差的孩子,识字能力不高,识字量不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对“识字”感兴趣,使识字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就应尊重个体差异性,给予每个学生锻炼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彻底改变了以往花去整堂课的大半时间来一字一字地教,一字一字地学,学生学得无精打采,教师更是讲得口干舌燥的旧的识字教学模式,它为识字教学带来了活力,还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识字教学中来,体现了小班化教学特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展示的机会,识字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集体意识都显著增强,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是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一定要避免出现的情况是:教师让大家分小组识字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在小组内每个人识字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学生一开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这种合作小组只有形式,没有具体的分工与学习目标。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是流于形式的合作,甚至是“伪”合作,是教师用来表演的“道具”。
小组合作学习应建立在以下基础之上:
①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大胆交流;
②提供自主、宽敞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有机会交流;
③发挥表扬和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交流;
④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组织有效交流。
事实上,具备了以上几点还不够。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还要:
①有一个合理的分组,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
②小组内应该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一种特定的角色,如领导者、激励者、记录者、检查者等等。
③小组学习后要给一个关于识字结果的总结。比如,通过小组学习认了几个字,小组中哪个同学认得快,用的什么方法,哪个同学认得慢,为什么?通过总结既能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能将学过的字加以运用。
④还可以对不同小组的总结进行比较,或者采取小组之间竞争的方式激励小组识字学习。教师对小组的合作情况进行观察并及时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