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花汤
作者|青争
01
土灶上,铁锅刷净,麦秸生火将锅烘干,融豆粒大小的猪油,依次放入切好的蒜块、葱花、腌椿芽爆炒,舀一瓢井水注入,待水煮开后,鸡蛋打花均匀浇入,并放入洗净的梧桐花,再次煮开后,稍等,抽柴灭火下锅,盛入碗中,撒上一段段翠绿的韭菜提鲜。
一碗泡桐花汤做好了。
我盯着八仙桌上的这碗泡桐花汤,它由一只表面遍布着灰色岁月划痕的白底蓝花大瓷碗盛着,泡桐花的淡紫、椿芽的暗红、葱和韭菜的翠绿、蒜块的金黄,再加上表面浮动着的几滴姜黄的香油,这些本来十分美妙的颜色在混杂之后却使整碗汤显得浑腻。
汤表面腾腾地冒着热气,把油腻而咸重的汤味送遍满屋。
我看着这碗汤,不知该不该喝。
02
因为我在城里工作,不常回家,所以这次回老家,好多亲戚朋友都来看望我,家中十分热闹。
大家难得聚在一起,都珍视这个机会畅聊一番,所以就造就了两重天地——屋外是枝叶繁茂、柔风清凉的初夏,屋内却是热火朝天、喧腾吵闹的酷暑。
突然,纱门被一只老树皮一样的手“吱呀”一声推开了,大家瞬间安静下来,想看看来人是谁。
一头灰白先伸进屋内,接着是捧着瓷碗的另一只老树皮手及一身老旧的青蓝衣衫。
哦,奶奶来了!
我走上前,笑着问侯到:“奶奶,您来了!”
众人看到有年长者来了都争相问候一番,没等我对奶奶说几句话就把奶奶迎到了沙发上,奶奶看到我和这热闹的场面也很高兴,只是此时她脸上的笑意只能从眯小但明亮的眼睛中看出了——经过八十多年点滴岁月的打磨,在那布满皱纹、古铜色的僵硬瘦脸上已看不出任何表情了。
母亲已接过奶奶手中的瓷碗并把它放在了整个热闹气氛之外的偏僻八仙桌上,就是我面前的这碗泡桐花汤。
汤表面的热气开始断断续续上升、扩散、消失。
汤气液化成的小油珠虚弱地附在碗沿下窄窄的边上,有几滴实在坚持不住了,便顺势再次滑落到汤中,汤渐渐分成了两层,实体物都沉在了碗底,黑乎乎的分辨不出是泡桐花还是葱叶,油珠都浮动在表面,像久远的年代那样暗黄,我感觉到它的气息越来越弱,油腻而咸重的气味仅仅环绕在我的鼻间了,可我仍然在苦闷地思索着......
奶奶被众人围在中间,可她似乎和这热闹的气氛格格不入。
奶奶毕竟是老一辈人了,对“朋友圈”、“抖音”“淘宝”等“新”名词一无所知,所以她占据了“c位”,却始终插不上一句话。
我在人群靠外的地方默默地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面对周围亲戚朋友的畅聊,奶奶只能一直保持眼神迷茫而尴尬的微笑,她是那么孤独,我很心疼奶奶。
突然,我看到奶奶急切地望着我并微微张开皱巴巴的嘴,似乎想说什么,但好久都没有发出声,她努力地发声,脸颊上的皱纹顺势挤成一座褶皱山,可旁边的人并没有注意到,依然喧闹着。
奶奶着急了,我看到她伸出两只干枯的手对我比划着,我赶忙大声说:“奶奶,您要喝茶吗?”
顿时一双双眼睛齐刷刷的向奶奶望去,奶奶更加激动了,使那黝黑而干瘦的脸上浮现出点点暗红。
她一边用僵硬的手指比划一边费力地说:“嗯......唔......俺昨个晚儿刚捡的,挺鲜儿...寻思没啥好东西给娃儿,回来不易啊,小时候她爱吃......”奶奶已年过八旬,算是村中最老一辈人了,牙还算完整,舌头却不怎么灵活,说起话来已经口齿不清了。
然后她又用枯瘦的手指向那碗遥远的汤:“趁热喝,你爱喝。”
我连忙点头应着,但看到那碗油腻浑浊的汤,心中却想琢磨个合适的理由推脱掉。
我先扭扭捏捏地站了起来,正苦思冥想着理由,却不知这碗泡桐花汤勾起来了亲戚对往昔的回忆和强烈的反应。
“啥时候了,谁还吃这个,孩子回家一趟,吃这个糙物不成,以前真是穷怕了!”
“婆,您这么大年纪了,忙活这个干啥哩,现在啥买不到呀。”
“孩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多吃点鸡鸭鱼肉好好补补,以前那是没个法子,饿的连叶子、花儿也不放过,穷啊!”
“这倒是个新鲜物,不过现在网上啥没有啊?只要有钱,再稀奇的东西也给你送到家门口!”
“真是个稀罕物!我先拍个抖音......不过这汤卖相的确不怎么样......”
......
伴随着耳边的一片喧哗,我似乎找到了不喝的理由,可这些理由对奶奶来说太尖锐了,对我来说......人群外围隐约有个身影,正试图慢吞吞地坐下。
碗沿的油珠宛如瓷碗的泪,一行行流进了泡桐花的心。
03
“小时候,为了缠着奶奶做一小碗泡桐花汤,我哭了一上午呢。”我自语道。
我仍然看着这碗渐渐冷却的汤。
奶奶怔在一旁,眼里有些浑浊,大家安闲地继续着未聊完的话题,说个没完。
我怕奶奶受冷落,故意和奶奶搭话,奶奶笑着对我答话,眼神里充满了无限怜爱,我这次放下了悬着的心。
不过,我还是捕捉到了奶奶的不适。
奶奶看到桌子、石板上摆放着的亲戚朋友送来的“奇珍异宝”,看到我买回家的正在洗茶杯的洗碗机,眼里透着新奇和疑惑;听到从四周猛扑过来的流行音乐和网络流行语,那皱巴巴的嘴本来想露出的一点小洞也永久合上了。
她望着周边,仿佛一切都是陌生的,她不知道眼睛该看向哪儿,枯手也无处安放。
她再也待不下去了。
她慢吞吞的起身,呢喃着什么,悄悄地爱抚地望了我一眼,便准备默默离开。
我们会意都站起身来送她,她歪歪扭扭的从人群中挤出来,恋恋不舍看着我,我等待着奶奶每次离别时的暖心叮嘱,可那爱抚的眼中却带了一份怯弱。
我没有等到什么,奶奶走出了屋门。
碗沿干滑如初,只是隐约可寻油珠滑落的泪痕,汤表面浮起了一层厚厚的油,汤中物质混杂的沉在碗底,汤的气味已全无了,我望着这碗浑浊油腻的泡桐花汤,咽了口水,叹了口气。
奶奶颤巍巍地向大门口走去。
04
父亲悄悄来到我身旁,带着复杂的感情小声对我说:“青争,你大半年没回过家了,你奶每次来咱家都絮叨你,昨晚你奶听说你要回家,特地跑去河边那棵泡桐树下捡花,怎么也拦不住,光说‘水多、花大、趁鲜儿’,她心里老念着你,你去送送她吧。”
我的心为之一颤,感动地点了点头。
我急忙跑出大门口,看见奶奶还没走远,她的银发稀疏,好担心风一吹就会散落,一身青蓝衣衫打着各色的补丁,黑红色长袜上穿出了破洞,裤脚上挂着被磨开了的线头,奶奶的腰佝偻着,腿也不直了,步履蹒跚地向前缓缓挪动,每走一步,身体就笨拙地摇晃一下,像一张历尽岁月沧桑的老弓。
我呆呆地望着奶奶的背影,泪水渐渐模糊了视线。
岁月还肯借给奶奶多少光阴?我还肯借给奶奶多少光阴?
我没有叫住奶奶,而是痴痴地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背影,随着她的背影渐渐没入道路两旁参差不齐的泡桐树,我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滴落在曾经养育我的土地上。
风儿把一阵阵泡桐花紫色的芬香送来,我抬头看着树上一簇簇泡桐花,耳畔回响起一段段美好的往昔对话。
“奶奶,我要吃泡桐花汤。”
“好,奶奶给你做”
“来,滴上一滴香油。”
“哇,更香了。”
“真好吃,我要吃好多好多碗,我要一直一直吃。”
“当心撑破你的肚皮!”......
我的泪风干了,我的心绞痛。
时间无情的凉透了瓷碗和它的心,我望着这碗色、香、味全无的泡桐花汤,上面映出奶奶在幽暗沉闷的灶屋里弓着腰忙活的场景。
汤凉了就不好喝了,汤热着的时候我为什么不喝了?我扪心自问却无言以对。
奶奶的爱我记着,但我很惆怅,我想被我嫌弃那碗汤里也许盛着我敬爱的奶奶的心、依然淳朴的心和天下那些“乡土”人家的心。
但我,起码是我吧?已经自以为是的深深负了它们。
-THE END-
作者简介
作者:青争
故事大概:我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了,奶奶那一颗古老而深沉的心却始终如一,这使我们之间产生了隔阂,即使是儿时最爱的那碗泡桐花也无力挽救。
写作初衷:是不是很神奇?某些东西在往昔我们多么爱它们,但随着慢慢地成长,我们可能会放弃对他们的喜爱。就像这一碗泡桐花汤,汤其实和以前一样,但为什么难以下咽了?也许,以前我们关注点在“吃汤”,而现在却只在“汤”上了。
注:文章首发于『萌芽论坛』微信公众号
有偿投稿邮箱:writer@mengyalunt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