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同课异构听了一天《社戏》,鲁迅先生对淳朴的童年故乡的回忆,也引发了我的回忆,我也有像双喜、阿发一样的小伙伴。
高三那年,学习越来越紧张,晚自习学校由两节改成了三节,十点放学,那时候特别是到了冬天,大街上基本没什么人,路灯也昏暗暗的,风中的树枝瑟瑟摇摆,像鬼一样。我们班走读的同学很少,我是其中之一,每每放学从明亮的教室走进黑漆漆的大街,心里都是一紧。走读的同学又不同路,只好硬着头皮冲向黑暗。
有一天的放学路上,在忽明忽暗的路灯下,我看到了胖乎乎可爱的老卫同学,心里一阵温暖,后来经常碰到,有时候路灯太暗了,我能听到他的口哨声,他骑车很洒脱,不是在我前面就是在我后面,一直在我能感觉有人陪伴的范围之内。一路上,我感觉冬夜里的冽风也不再那么寒冷,一直到高三毕业。一直到高中毕业,一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我都没对我的小伙伴“双喜”说一声谢谢!你真的像“双喜”一样善解人意,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并不同路。
还记得,高三那年我们被学校安排在单独的高三院里,走读同学们骑的自行车整齐的排在教室门外,高三院因为没有遮挡物,常常有不小的风,风常常光顾自行车队,放学了,车队要不一边倒,要不七零八散倒下,我的常常在其中,看着这战后战场,我常常束手无策,常常站在旁边看着你一个个扶起来,把我的车搬出来,心里暖暖的,可是一句谢谢也没说过。谢谢你啊老卫同学!
你是班里的学霸,还是班里的委员,大气,有责任,有能力,常常帮助同学们。你知识面很广,知道很多,后来我们慢慢熟悉,放学路上,你会说很多文学作品、时政新闻、家国天下,真的很感谢你,让我的高三不那么枯燥。
多年以后,鲁迅先生回忆起了童年的小伙伴,我也想起了你。四十加的年龄,同学情早已成为了亲情,我记得不知道啥原因,你叫我师姐,其实我一点也不像个姐的样子,都是你在照顾我。今天,在这个平安夜的日子里,让我真诚的、正式的为高三陪伴道一声:谢谢哈!
今天,阳光很暖,祝贺升迁!真为你高兴!祝一切安康!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