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与静,瞬间与永恒。
“为音乐写文章,就像是为建筑编舞”,给我的一瞬思考。
记得和一位长者聊天,他说,看过欧洲的建筑,再看东方的建筑,便能看出来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还有多大,还需要多久来填补。
他认为,建筑的艺术和水平,最能够反映出来一个国家和一个时期的发达程度。
历史是过客,一个王朝能够留下来的,便是建筑(我认为还有文章)。
最近总是看到很多地方在拆除违章建筑的新闻,各种度假村,别墅,豪宅甚至墓地,因为破坏了生态环境,违规建设在自然风景区或者保护区,被纷纷拆除。
对于此类的新闻,看过之后却有些莫名的抵触。
评论区里几乎全是一边倒的声音,“拆的好!”“早就该爆破了!”“这一声巨响真是解气!”“建一个拆一个!”
着实让人不能从内心支持。
让我想起了《阿房宫赋》。
推翻一个暴政,难道一定要从毁坏着手吗?没有更好的方法吗?这样的仪式感可取吗?一定需要这样的大快人心吗?
又到了重新思考北京城墙被推倒以及什么样的新方案可取的时候。
这些问题都看似无解,却和深入骨髓的意识和观念有关。
无法进行和平演变,总是需要通过矫枉过正才能够改变现状。
这不应该是一个民族的骄傲,也不应该是发展的正确方式。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撰文 | 子小西
以上撰文命题:为建筑编舞
片刻老友约定「三天见真章」群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