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老师就说过,我擅长从别人的事例中吸取经验教训,尤其是注意到不好的地方,提醒自己避免类似的事情。
五点半喂完宝宝,他没有紧接着再睡的意思,奥啊哦的咿呀学语。陪他了一会后,慢慢他又睡了。不到七点又突然哇得一声哭醒,我就把孩子抱过来。平时早晨五六点他吃一次奶,还要再睡两三小时。
抱着哄他。婆婆已经起来了,听见他哭闹醒着,进来看看。逗孩子时,说了几句话:
不要哭了啊,让妈妈休息会。
不哭了啊,我们做个好宝宝。
嗯?你醒这么早干嘛,不好好睡觉。
她说的都是不要干这个不要干那个。脑子里冒出来这么一句话来。
其实婆婆的初衷是好的,并无恶意。
其实生活里我们说话时常用“不要”。
比如昨晚我看她抱孩子让他坐着的姿势,就说了“不要让孩子坐,脊椎还没发育好。”
比如平时我跟妈妈就常说“(做稀饭时)不要放绿豆”。不要给孩子说妈妈不抱你之类的话。
再比如我就老跟张先生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不要把东西放在那里!不要把换下来的纸尿裤放在客厅的垃圾篓里(次卧和客厅对着,在次卧换完他丢进客厅那个垃圾篓,跟我解释那个快满了要收拾了)。不要忘了喝水。
仔细想了想,半天就想了这么几条。是我说的“不要”比较少,还是我自己根本没留意所以记不住?
其实以前和张先生讨论过类似这种问题。是先和他讲看过一个帖子。
作者看到他们家小宝宝把妈妈的擦脸油拿出来手指蘸着挖了一大块,作者看到时,本想第一念头喊出来“不要往嘴里吃”,但转念一想,那样一喊,娃本来只是看着,听见那话肯定塞进嘴里去吃,反倒提醒他。
她就忍住了,把自己的手放在脸上做画圈圈的示范,给孩子说,宝宝,那是擦脸的,你看这样。
于是,孩子也模仿她把那块擦脸油往脸上抹,没有吃进嘴里。
和张先生那段聊天的结尾我记得很清楚,总是给孩子说这个不要做,那个不要做,却没有告诉他可以做什么,能做什么,久而久之,孩子就迷惑了,这个不可以,那个不能做,那能做什么,可以作什么,应该做什么?
把“不要让孩子坐”,换成“可以给孩子腰部垫个东西,或者让孩子腰部靠着大人身体,不空就行,他的脊椎还没发育完全,坐一会会别太久。”
把“不要放绿豆”换成“夏天煮粥放绿豆比较好。咱们现在就煮点花生米或者红豆吧”。
“你这会可以抱抱他哄一下。我不抱孩子是这会有点累,这会有点事要忙一会。饿了喂奶我会放下手头的事。忙一会,我休息时会过来抱他陪他的。”
把“不要把换下来的纸尿裤放在客厅垃圾篓”换成“把娃换下来的纸尿裤放到卫生间的垃圾篓里吧。客厅的垃圾篓满了可以收拾换新的。卫生间那同类垃圾是应该放一起的。”
孩子哭的时候,把“宝宝不哭了”换成“好了宝宝,妈妈抱着呢,你饿了吗?睡觉做梦了?”
《自卑与超越》里提及人生有三大问题,婚姻,工作,人际。在这三方面的关系中,如果都能把“你不要怎样”的思维模式和说话方式改为“你/我可以这样”,关系中的一些问题是不是就自然消失了?
“不要那样”带着否定对方的含义在内,谁都希望被肯定被赞扬而不是被否定被命令。
而“可以如何”是一种建议和有可选的余地。建议的语气人们更能接受,去尝试。
你们也可以试试:回想自己在日常中说了多少不可以,能换成可以怎么样。看看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