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不仅是工作方法、精神境界,更是原则、政治品质。党员干部应当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勤于发现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真正为当地改革发展和创新事业添砖加瓦。
勤于发现问题,做到“脚下有泥”。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党员干部进行实践活动的起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动力源泉。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党员干部更应该勤于思考,摒弃得过且过的思维,时刻树立问题意识,常怀忧患,居安思危,杜绝“闭门造车”,走出机关大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走进百姓家中,走到田间地头,走向学校企业,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发现问题,深挖问题产生的根源,善于从细节处发现问题,不只看外表、听汇报,更要看内在、察实情。
敢于直面问题,坚持“眼不进沙”。在开展工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难题,要敢于正面对待、正确看待,了解问题要全面仔细,真正对党和人民负责、对事业发展负责。作为党员干部要养成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要正视问题,不避、不绕、不躲,对难度大、周期长的问题,要耐心接纳,长远谋划。看问题要有前瞻思维,对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结果要充分考虑,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发现产生根源分析产生原因,从粗浅认识转变为深刻认识,预判问题发展变化的进程,才能对症施策。
善于解决问题,确保“手中有粮”。找出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促进转变思想和改进工作作风的做法,通过解决问题,不断提振精神状态、提高工作水平,锤炼解决问题的本领能力。党员干部要善于利用体制优势,发挥政策规范和引导作用,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集中更多资源攻坚克难,不以纸上整改论政绩,要标本兼治,经常性开展“回头看”,把新问题苗头压下去,已整改的巩固好,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中推动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