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觉前看了一下实修群里信息,11点多了好多伙伴还很兴奋的聊着亲子话题。应童老师在群里发了一个提问,让大家各抒己见。
十岁的孩子说:妈,晚上我想吃西红柿炒蛋。你知道家里没西红柿,你会对孩子说什么呢?
看到这个提问,我头脑里第一时间想的答案就发出来了,也没怎么思考,其她小伙伴们也各有自己不同的回答方式,都在群里积极回应着。从每个人不同的回答方式也可以看出每个父母对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
今天上午应童老师在群里给大家语音开小灶,分析了这个看似简单的亲子沟通,背后却蕴含大智慧,其实生活中每个当下,都可以提炼无处不在的智慧,关健是有没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心。
也让我深刻的反思,儿子还有10天就1岁半了,他每天调皮捣蛋,看到桌子上面的东西全给拉地上,自己拿杯子喝水,喝上两口把杯子一扔老远;喝牛奶,喝到一半剩下的往桌子上倒,不让弄就哭。吃饭时用筷子把菜往外面挑,所有这些他是边做边开心的笑。
孩子一切行为我都视为平常,我知道孩子在这个阶段对所有事情好奇,他在发展一些能力。可是母亲一直说是我惯的孩子,不去制止他。老公也说我你每天什么也别干了,别在网上学习了,天天学,孩子都教育不好,你只看孩子就行了。
在他们眼里孩子应该是一天呆那里老老实实的,你不让他做什么就不做的孩子,听话才是好孩子。我有时真是对他们的态度感到很无力,我知道这个世界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我需要修练需要成长。
我现在把很多事情放下,比以前平静淡定了很多,不在所有时间都坐电脑前,看似在孩子身边,心却没用孩子身上。
每天专注看孩子,陪孩子。只有当孩子不粘我,或是孩子睡觉了,我在抽出时间做自己事情,在抽空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与其要求孩子,变得很有上进心、很懂事、很阳光、很乐观、很有作为,不如先反观自已,我够不够阳光,够不够有上进心,够不够开朗、够不够对社会有贡献等,把所有对孩子的要求先来要求自已,然后在孩子面前活出卓越的一个成年人典范,孩子自动就卓越了。
下面是老师今天语音分享变成文字:
生活中孩子会提出一些需求,比如孩子说:“妈妈,我想吃西红杮炒蛋。”
这是一个正当的需求,但你却发现家里没有西红杮,于是你说:“家里没有西红杮呢,明天再吃好不好?”
这样的回应,是基于现实。带给孩子的却是无奈。
也有些妈妈觉得孩子主动提出想吃西红柿炒蛋,那必须得满足。于是你说:“家里没有西红柿了,你想吃,妈妈马上去买来做给你吃!”
这样的回应,是基于孩子的需要,但把握不好,容易变成溺爱。
孩子想吃西红杮炒蛋,由一个念头变成一句语言说出来,孩子是这个念头的主人。妈妈是孩子这个念头的协助者与支持者。所以,作为支持者,第一时间去响应孩子的需求:“好啊好啊,西红柿炒蛋不错,又美味又营养!”
这样的回应,孩子的感受是:我的需求被看见了,被重视了。妈妈是爱我的。
作为协助者,基于现实回应:“哎呀,家里没有西红柿呢,那可怎么办?”
“那可怎么办?”这个发问,将现实问题抛给了孩子,由孩子自己来决定。西红杮炒蛋因我而起,那也由我来担责。
这样的互动,既满足了孩子的需要,也让孩子学会了为自己的念头负起责任。
总结一下,当孩子提出一些正当的需求,但现实又不能满足孩子时,不妨采用这样的回应结构:
1、正面回应孩子的需求
2、诚实告诉现实的情况
3、发问引发孩子的思考
西红柿炒蛋如此,孩子想吃冰淇淋、孩子想买玩具、孩子想玩游戏,都可以遵守这样的沟通原则。那这个沟通原则就称之为《西红柿法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