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是一个特别内向的孩子,喜欢自己安静地搭积木、看书,甚至就安静地坐着也能坐很久。不喜欢家里来客人,也不喜欢走亲访友,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只有一到两个知心朋友,极少参加多人的聚会和活动。
我的父母一方面觉得我是一个特别“省事”的孩子,基本不用怎么管,肯定不会乱跑,也不会被陌生人拐走。但一方面又觉得我特别“没出息”。有一次为了让我去跟其他小朋友玩,甚至把我的书拿走,强推我出门,跟我说:“不要天天在家里窝着,以后出去连交往都不会,一群孩子在那边玩游戏呢,你也快去……” 还有一段时间,不知道父亲从哪里听说了一个锻炼孩子外向的办法,大学的时候经常带我去各种饭局,然后逼我说敬酒词。结果通常是我点头笑笑,然后一声不吭。
这么多年,一直试图改变我的父母始终没有成功。我依然内向,喜欢独处,但做事耐心,专注力强,学习也不错。长大后并没有出现父母所一直忧虑的“受到排挤”“找不到结婚对象”“无法在社会上生存”这些情况。 过多的交际只会损耗内向型孩子的精力,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曾经看到一位家长为了让孩子变得外向,规定孩子每天必须主动和20位陌生人打招呼,不完成不准回家,每天带她去游乐园,强硬地把他推进人群中。孩子变得越来越恐惧人群,甚至排斥和别人交流。
如果一个内向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自己的性格问题,使父母感到忧虑和担心,或者被父母有意无意地纠正,那么他就会对自己的性格自卑,不仅不会发现自己性格的优势,反而还会因为让父母失望,痛恨自己为何是这样的人,甚至引发心理障碍。如果你的孩子,他还不擅长社交,别强迫他,让他慢慢来,他有自己的节奏。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性格。 对于孩子的内向性格,家长们要给予足够的肯定和支持。 如果一个孩子喜欢独处、喜欢看书、喜欢自己一个人玩,那就尊重他、接纳他的行为,给他足够的时间去观察社会、去积累能量,他会变成属于自己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