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宅在家里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会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相比于这个,我呆在国际空间站的那一年,可能会更加困难些。那段日子,我没日没夜地工作着,因为在空间站不停漂浮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
但我在那里学到了一些东西,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因为这些可能会对疫情期间在家自我隔离的你们有些用处。以下是一些来自曾经生活在孤独中的人的经验。
一、制定计划,并完成他们
在空间站上,从我醒来的那一刻到我入睡的那一刻,我的时间都被安排得紧紧有条。有时我需要进行长达8小时的太空行走,有时则需要完成5分钟的小任务,比如检查我在太空中种植的实验花卉。你会发现实施一个计划可以帮助你和你的家人适应不同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环境。当我回到地球时,我很怀念空间站的生活模式,并且发现生活不能没有规划。
二、控制自己的节奏
当你连续几天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和工作时,如果你愿意,工作可能会侵占你的所有空间。生活在太空中,我故意给自己定节奏,因为我知道我要在太空中长期生活ーー就像今天我们要在家自我隔离很长一段时间一样。我会抽出时间进行娱乐活动: 比如和同事来一场午夜电影之约,吃点零食,或者一口气看完了《权力的游戏》——两次。不要忘记在你的时间表中加入一个固定的就寝时间。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密切研究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睡眠,他们发现睡眠质量与认知、情绪和人际关系有关——这些都是完成太空任务或在家中隔离所必需的。
三、散步
在太空生活期间,我最怀念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够走出去体验大自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呆了几个月之后,我真的开始渴望大自然ーー绿色的颜色,新鲜泥土的气味,还有温暖阳光照在脸上的感觉。那个花卉实验对我来说变得比我想象的还要重要。我的同事喜欢一遍又一遍地播放地球的声音,比如鸟儿和沙沙作响的树木,甚至还有蚊子的叫声。这些声音把我带回了地球。(尽管在听蚊子声音的时候,我偶尔会拍自己的耳朵)对于宇航员来说,外出是一项需要数天准备的危险任务,因此我明白,在当前的困境中,我可以随时外出散步或远足ーー不需要太空服。研究表明,接触大自然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就像锻炼一样。你不需要像空间站上的宇航员那样每天锻炼两个半小时,但是每天移动一次应该是你隔离期间计划的一部分(但是记得离其他人至少六英尺远)。
四、培养一个业余爱好
当你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你需要一种消遣方式,这种消遣方式既不是你的工作也无关你的当前环境。有些人惊讶地发现我把书带到了太空。你可以在纸质书中找到安静和专注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无价的。纸质书既不会提醒你,也不会诱惑你打开新的账户。现在许多小书店会提供路边取书或送货上门服务,这意味着你可以支持当地的业务,同时也可以培养非互联网相关爱好。你也可以学习一种乐器(我刚刚在网上买了一个数字吉他教程) ,尝试一种工艺,或者做一些艺术相关事情。宇航员在太空中会花费一些时间来做这些事情。
五、记日记
几十年来,美国宇航局一直在研究与世隔绝对人类的影响,其中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就是记日记的价值。在我为期一年的任务中,我几乎每天都花时间写下我的经历。如果你发现自己只是在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事情可能会重复) ,那么试着通过你的感官描述你正在经历的事情,或者写写以前的事情。即使你没有像我一样以你的日记为基础写一本书,但是写日记将有助于你正确地看待你的经历,让你以后回顾这段独特的历史时,知道他是有意义的。
六、花点时间和家人、朋友联系
尽管我肩负着作为空间站指挥官的所有责任,但我从未错过与家人和朋友进行视频的机会。科学家发现,与世隔绝不仅会损害我们的精神健康,也会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我们的免疫系统。科技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保持联系,所以每天花时间和某人联系是值得的ーー它实际上可能帮助你击退病毒。
四、关注专家的观点
我发现大多数问题不是火箭科学,但如果是火箭科学,你应该去问火箭科学家。在太空中生活,教会了我相信那些比我更了解他们课题的人建议的重要性,无论是科学、工程、医学,还是让我生存下去的极其复杂的空间站的设计。特别是在像我们现在所经历的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时刻,我们必须从那些最了解知识的人那里寻找知识,并倾听他们的建议。就像握手传播病毒一样,社交媒体和其他没有经过严格审查的来源也可能是错误信息的传播者,所以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寻找可靠的事实来源,比如世界卫生组织和约翰霍普金斯冠状病毒资源中心。
五、疫情关系你我他
从太空看,地球没有边界。冠状病毒的传播向我们表明,无论是好是坏,我们共有的东西远比使我们分离的东西更强大。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相互联系在一起,我们越能团结起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生活就会越好。从太空的角度看地球的一个副作用,至少对我来说,对他人会更有同情心。虽然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被困在家里很无助,但我们总有一些事情我们可以做——我看到有人通过视频会议给孩子们读书,把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捐给在线慈善机构,为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的邻居跑腿。这些都会使志愿者和受助者双方受益匪浅。
原创文章,首发于个人公众号:欧美文化汇,转载请注明出处
翻译自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