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完整的样子:有问题、有结论、还有明确的前提。
也有论证:有结论,无前提。
这个时候需要分析论证的时候需要补充上去,补充上去的就是“未表达前提”,将“未表达前提”呈现出来,也是分析论证的一个部分。
例如,孩子淘气,妈妈威胁说不要,再捡回来个听话宝宝。
前提:“外面的宝宝都是妈妈不要的”
此话的未表达前提:外面是有宝宝的(即妈妈是可以扔孩子的)
当然,结合语境,此时的“未表达前提”不为真,外面没有宝宝,妈妈也不可以扔孩子。
#任何争论都是对定义的争夺。分析论文和评论论证都要触碰到问题本身是否成立这一层次。
孩子是否“淘气”,需要界定什么是“淘气”,以测定“问题本身是否成立”。即评论论证的三要素之①“问题中定义是否成立”。定义,其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界定标准而去界定的。
妈妈认为的淘气,和幼儿教育专家判断的淘气,两个身份,界定同一个概念,肯定是不同的。妈妈判断标准是主观的,笃定认为孩子淘气;幼儿教育专家从专业、客观和中立的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孩子的表现可能就不是淘气或者有可能淘气。
当分析论证和评论论证时,就需要通过界定概念,去触碰“问题的本身是否成立”。如果所界定问题中的定义,是依靠客观的标准,而未依据某个人的感受和主管标准,那问题本身就可以成立,反之,是否成立就值得商榷。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意识到那些个体内核稳定,辩论或反驳的时候,能让别人无言以对,或者哑口无言,本质上他是个分析论证和评论论证都很强的人吧。能够迅速辨识出①问题中定义是否成立?②前提是否为真?③前提能否推出结论。
母亲,被他们戏称为“铁嘴巴子”,原因是他们曾经试图抢夺老屋2间和房屋院内外财物,在有合同书为证的情况下,拉拢多为能言善辩之人,跟打压母亲,都被母亲呛回去。尽管如此,留下的就只是不动产了,可移动的东西还是被偷偷运走或直接抢走了,包括院子里的树才。
到底,还是觉得母亲是个论证能力不错的人,可惜,她的才智,儿女们好像没有继承太多。
总之,利用分析论证和评论论证这个方法,是一件有意思的且烧脑的活动。
且行且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