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语文课到底是干什么事的?
教了30年语文的我,近来脑子里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前些年,那些刚走上讲台的小青年常来咨询怎样上语文课,我总会耐心地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
但近些年,和同事朋友交谈中,非常诧异的是,那些从教10年,20年,甚至30年,教了一辈子语文的同仁总是感叹,自己越来越不知道怎样上语文课了。
和30年前刚参加工作的我那时相比,现在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教师培训越来越多,老师们学习进修的机会也是越来越方便。语文教师怎么会越教越糊涂呢?
按常理讲,相比于音乐美术体育,甚至数学,英语,科学,语文应该是最容易上的课呀?因为教音乐,你起码要会弹琴唱歌吧;教美术,你至少要会调色构图吧;教体育,你至少得会前滚翻后滚翻吧;教科学,你总得会做几个实验吧;数学英语的专业难度就更不用说了。语文,不就是会识字能读书的人,都能干的吗?总不会是啥都不会教的一群人,最后沦落为语文教师吧?
教学是实践,课堂是实体。说白了,就是老师和学生要做具体的事。音乐课,老师教学生唱歌跳舞;美术课,老师教学生构图上色画画;体育课,老师教学生跑步打球;数学课,老师教学生计算解题;英语课,老师教学生英语对话;科学课,老师教学生做实验;相比一下,我们的语文课在干什么呢?
我们的语文课,绝大多数时间在对话,在聊天,就像一树的麻雀一样叽叽喳喳,没完没了。孩子在课堂读书的时间有多少呢?我曾经在多个场合做过现场调查:一节语文课40分钟,孩子读书的时间超过10分钟的,几乎没有;就算给孩子5分钟读书的时候,老师一定会交代一句:快一点。公开课上,更多的老师只是强调快速浏览一遍。然后就开始没完没了的交流讨论。
据我的观察,课堂里讨论来讨论去的那些貌似很精彩的问题,绝大多数是没有让孩子好好读书。换句话说,如果让学生好好的读完课文,读通课文。绝大数的问题没有丝毫的讨论价值。更有甚者,一整节语文课,不让学生翻书。就看着老师的PPT上一节语文课。我每年要听20节左右的语文课,很少听到老师在课堂上示范朗读。老师能把课文全文读一遍的,一个也没有。(于永正,贾志敏等老一辈名师几乎每节课都老老实实一句一句读课文。)
如果音乐课,只有5分钟唱歌;美术课,只有5分钟画画;体育课,只有5分钟锻炼;数学课,只有5分钟计算;科学课只有5分钟实验;英语课,只有5分钟读英语,那他们怎么上课?为什么语文课,就可以大把大把的时间来聊天,而不读书呢?
02
“一课一问”
大概是在五年前,也就是我从教25年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前那种喋喋不休、讲个没完没了、讨论来讨论去的语文课出了问题。
从此,我决定,一篇课文,在学生没有读通读熟之前,不要贸然讨论。待学生前前后后熟悉课文的每一个细节之后,我们再围绕一个问题深入讨论。这就叫“一课一问”。这个时候的讨论,才会是有价值有深度的的讨论。
慢慢的就形成了我的课堂一个基本规矩:每节阅读课,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从去年开始,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每上一篇课文前,我都示范朗读全文录音,传到家长群里,请学生给我的朗读挑刺。
挑完刺之后,学生自己也要朗读全文录音上传。这就是我们的预习作业。第二天的语文课第一件事,就是请同学逐句逐段朗读课文,我和孩子们一起来挑刺。
因为我们把读书放在第一位,确保学生对课文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烂熟于心。文章好与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孩子们都能言之成理,无师自通。
每一节课,就围绕一个问题,一课一问,一课一得。课堂变得简单,教学做得扎实。基本上可以做到“一文一课”。就是一篇课文,一节课完成。
“熟读课文,一课一问,一课一得”带来的“一文一课”效果,节省了大量课堂时间,我就带着学生每月开展一次“名家经典阅读周”,每月用一周的语文课时间,带领学生阅读一个名家的经典作品。
譬如最近一周,我们刚刚学习课文白居易的《忆江南》,由此我们就开启了“白居易阅读周”。我精选了白居易写杭州西湖的9首诗词和他撰写的散文《钱塘湖石记》,让孩子们从诗文入手,了解刺史白居易对杭州的喜爱。周六,我们再组织孩子们春游西湖,寻访白居易足迹与故事。
一周的语文课,我们全身心读这个作家的作品。不是学生听我讲,而是我带着学生一起读;我读给学生听,学生读给老师听,学生读给同学听,回家还可以读给爸爸妈妈听。
这种持续深入的浸泡式阅读,随着时间一天天的增加,学生对名家作品的理解逐步深入,就会自然的发现作家的写作特点,作家的经典文字就无痕的进入学生的生命。
再回过头想起自己以前,遇到名家的一篇经典文章,从内容到形式,从技巧到修辞,从语言到章法,掰开了揉碎了,大讲特讲,每篇文课文非讲出个子丑寅卯,其实大多是子虚乌有。
即便讲得头头是道,对孩子而言不过是一阵毛毛细雨。还自以为是经典课堂。现在想想真是愚蠢可笑。
03
放松心态 回归平静
经过深刻的反思,把语文课从先前的“分析课、讨论课、聊天课”回归到“读书课”的本位,带着学生老老实实读书,领着学生慢慢悠悠品书,就发现许多的语文知识,我没有讲,孩子自然会了;许多的写作技巧,我没有教,孩子也潜移默化的会了;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的思考能力,悄悄的生长了。
以至于我突然领悟到一个真理: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学好语文的本能。孩子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是可以无师自通的。孩子就像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天然的具有生长的能力,经典阅读,就如同给这颗种子,以肥沃的土壤,温暖的阳光,充沛的雨露和时时清新的空气。
钱理群教授2011年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名家文学读本首发式“上,曾给语文教育下了一个定义:所谓语文教育,就是一个爱读书爱写作的老师,带着一群孩子愉快的读书写作。
已故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晚年回顾反思自己一辈子的语文教育时,曾在一篇《退休后终于明白了教育是怎么回事》文章中写到:“假如再给我十多年,再带一届学生,我会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养成读书读报和动笔写作的习惯。因为我明白了,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的习惯,学语文是个慢工,是一辈子的事情。人一生以读写为伴,才会有成就。”
语文课到底是干什么事儿的?
如果我们还不能从于永正等老一辈语文名家的经验教训中醒悟过来,我们的语文课还不能让孩子好好读书,我们所有的精彩不过是心术不正的谎言。
告别过去那种自以为是的大讲特讲的精根细作,回到田园,回到种子,回到生命,回到读书,语文教学的一切是那么明朗而开阔。
语文课到底是干什么事儿的?
语文课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每个一线语文教师,每天都要面对语文教学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在小学语文讲台摸爬滚打30年的我,现在可以笃定地告诫自己:我的语文课,就是读书课。
我所追求的语文教育,就是带着孩子愉快的读书写作。到退休前,我还拥有于永正先生所渴望的十多年语文教育生涯,我将倍加珍惜这极为宝贵的10多年语文生涯。牢牢守住语文课堂,带着孩子读一本一本名家经典,慢慢读,细细品,享受名家经典的魅力,享受孩子悄然无声的生长,享受语文滋润生命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