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69-P174
书本概括:
贝克莱:走到感性派和理性派的矛盾集中处,认为客观存在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可以被感知,换句话说,他高度推崇经验论,但在解释为什么上帝没办法直接看到存在却依旧可以被认为存在时,却用了理性推理的说法。他和经验论的所有前辈一样,自身力挺唯心论,并在难以自洽的地方用上帝来“搪塞”怀疑者。
休谟:正式提出怀疑论,对感性派的经验论和理性派的唯理论表示怀疑,怀疑一切。用怀疑来解释主观和客观的存在。首次将分析对象对准人性。
个人陋见:
上帝就像是唯心主义的万能工具,只要在逻辑上出现漏洞或矛盾时,就会派上用场。也许即使不是“上帝”,也会是“某一种存在或非存在”,能解释所有存在与非存在的起源和原因。“上帝”这种概念的提出真神奇,多么巧合,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在不同的人种之间,出现了各种神魔、大自然等概念,而这些名字代表的东西,恰好为所有我们无法理解但是却偏偏存在的东西提供了“万无一失”的解释。会不会我们现在说的生命的神奇,自然的力量,其实也是在影射“上帝”这类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