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大会第二季第九期来了一位丁先生,他从事的职业是死亡体验馆主持人。他讲述了一对夫妻在体验奔赴黄泉路时的难分难舍,男人紧拉着女人的手几乎痛不欲生,丁先生以为他们玩得太投入,结果女人说她已经癌症晚期,他们在预演死亡。她想在自己还漂亮的时候跟丈夫好好道别。
人间百般美好,真实的死亡却冷酷到不容许任何人插手,死亡是孤独的。
上海静安大火中相伴而眠的老夫妇,尽管携手迈向了死亡,却无力进入对方的死亡。死亡如同降生,都是专属于个体的感受。
电影《入殓师》中的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在失业后,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一名入殓师,他亲眼目睹了各式各样的死别,人妖的、母亲的、老人的,即使死后被亲友围绕,但面对死亡,却无一不是孤独地横陈在那里。
“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的美丽”,这是小林大悟对入殓师的理解,也是他对死亡的温柔。
中国人几乎不探讨死亡,凝视围绕在身边的死亡,大多数人选择回避,总在盲目安慰“没事,会好的”。人们知道这是自欺欺人,却依然不愿正视死亡。很多人吃斋念佛也是为了长命百岁,然而这却与佛法的初衷背道而驰。学佛多年的梁文道在《圆桌派》中讲道:“学佛是为了了解生老病死是一种常态”。因为更加了解死亡,所以更用力地活。
就像《入殓师》对于死亡的理解——这是件很普通的事。
我家专业从事殡葬一条龙服务,因为家里空间有限,我妈就把大捆大捆的花圈储存在我床尾,刚开始我很不能接受,毕竟是要给逝者用的东西,但久了也就适应了,看它就像家居的一部分。连带着看死亡也就不好不坏,知道那是生命的一部分。生而为人,死也是生的组成。
当被问道“什么样的人最怕死”时,丁先生说:“没有充分活过的人最怕死”。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当街被一辆疾驰的摩托车撞飞十多米,幸运的是没有大碍。谈到被撞那一刻的感受,她眼眶泛红地说:“我想到我还没有结婚,还没有孝顺我爸妈,我不能就这么死了”。
当人生还有未竟的事业,还有未了的心愿时,人是本能怕死的。如果一生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死的时候恐怕也觉得白来人世一遭,不免要遗恨。
丁先生的死亡体验馆2019年就要停止营业,他说因为死亡是生命的休止符,死亡体验馆也应该有寿终正寝。营业满三年,死亡体验馆算是充分地活过了。
我有幸见过不少死者的相片,几乎都是些面相枯萎的老人,面色枯黄,眼神空洞。我也听过很多死状,自杀、他杀、自然死亡。但我从不妄加评判,谁都无法预言自己的死,对他人的死唯有保持尊重。
生命向死而生,死亡应当体面。
1997年4月10日,那是作家王小波逝世的日子。因心脏病突发,他以“面对南墙,弓着身子”的姿态猝死。据说被发现的时候,他的牙齿里都是墙皮,可以想见他走的有多痛苦。没有鲜花和掌声,独自面对死神的苍白,留下了“冰冷的南墙”的隐喻。
湖北仙桃一位老人因婆媳矛盾离家出走,音讯全无。一年后,尸骨被人发现,旁边只有一个破碗、一个空的农药瓶。
同是学舞蹈的一对情侣,因为女孩父亲的阻拦,男孩一气之下开车带着女孩私奔,女孩父亲的车紧追不舍,两辆车在蜿蜒狭窄的山路上疾驰,不幸发生车祸,父亲当场死亡,男孩儿骨折,再也不能跳舞。女孩儿也从此郁郁寡欢。
所有的死亡都承载了旁人无法承受的的沉甸甸的重量,逝者已逝,生者负责生就已经很奢侈。死亡需要体面,再多的猜测和指责都是人因无知而导致的狭隘。
我们越了解死,也就越知道该怎么活。我们从不探讨,却从未缺席。人人都向死而生,当那一天来临,希望我们都能欣然前往,温柔喜悦,带走怨怼,留下美好和希望。
死亡是人生的最后一课,也是人生永不能复习的一课。惟愿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生命所有的光华,在离开这世界时也仿若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