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
周末在屋里躺着,或许有些疲倦,忽的一下进入了一种半睡状态,说是半睡,大概是醒后啥都记得,仿佛自己在记忆里游离了一遭,想到了很多生活的过往,一些事儿,一些人。记忆里的一些人已经不在人世,还有的人已经不再是最初的模样,年少的时候,大家仿佛有用不尽的时间,去玩耍,去探索生活的真相,年纪渐长,接触的方方面面越多,为每件事分配的精力就越少,童言无忌大概就是说话不用考虑那么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表达出来,成年人的社交多少都会掺杂着一些谎言或者虚伪的东西。
青春常驻
这一年是特殊的一年,从年初开始的疫情肆虐,到后面的经济和就业的严峻,都能看到很多人活的很累。大学毕业已经十载,目前看来宿舍重聚的日期要延后了,高中同学自毕业后由于当时的信息沟通不方便(彼时我家还没有电话和手机)那时候留下的仅仅是那些有QQ号和后期从同学那里找回的联系方式,地理位置占尽优势的初中好友和小学好友已经互联网信息发展后的大学好友,反而成了我的圈子。那时候网络不畅,大家反而逢年过节常常联系,同学朋友许久不见,见面后能聊不少话,如今大家各种X总,X老板的头衔和名号会让这个疏离感更强,或许是话题不一致了,毕竟工作和生活环境不同,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茶余饭后的谈笑风生的内容也不同。我在《短视频刷掉你的生活》说过短视频的推送机制,这样地理上的亲近又会被”部落文化“侵蚀。
记忆里小学体育课大家去地里嬉闹(学校后期没有操场),初中大家午休时间去河里洗澡,或晚自习后给某个好友过生日,高中的早自习放学奔向食堂的队伍以及情窦初开的窥视自己心仪的女孩们,暑假里好友们骑着摩托载我出去玩耍,寒假时节来我家的半日叙谈,无论是大家去网吧的整夜通宵,还是毕业后大家坐在操场上的那种释然和憧憬.....太多太多的场面,恍惚间若梦一样。说到这里,突然想到陈奕迅的那首歌《好久不见》 大家确实好久不见了,下一次的重逢还能找回大家的共同记忆吗?彼此现在的生活对方还有话题讨教吗?
微信群和QQ群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需要自己手动保存,这一点很符合人性,关系是最靠谱却又最不靠谱的东西,有时候群里很热闹,过段时间变得冷清异常,开始的时候,遇到自己喜欢的,开心的 都会分享给大家,毕竟地理位置远了,要灵魂多多交流,我在朋友圈点赞的功能也说过,点赞是个弱社交,所谓弱社交,就是你不必回复,看起来没有压力,实则到底是对方不愿意回复,还是不想回复,还是懒得回复呢?回到分享,既然是分享,肯定是想听听彼此的看法,比如一首音乐,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电影。更多的时候,奈何自己没文化,一句卧槽行天下。聊天能聊超过半个小时的人越来越少了,是彼此的时间变得宝贵了,还是梦想被稀释了?
联系-联什么系什么
聊天内容越客套,疏离感越强,人员聚会我的感觉是不要超过8个人(这个标准恰好是大学宿舍的人数),最好是5人左右,人少了显得寂寥,人多了,聚会的话题就得变得泛而不精,最好的是三五人,一盘花生米,一盘毛豆,啤酒喝饱,熏儿不醉,那种感觉最好,吹着清爽而不凉寒的风,聊着感情困惑,育儿烦恼,生活琐碎,家长里短,宗教哲学,学习困惑,明星八卦,文学诗歌,神鬼轶事,灵魂不灭和梦想不死这些。疏远从开始不评论对方的生活开始,面对彼此的生活,无论悲喜,都不愿意花上几个字(经大脑思考一下)而是采用弱社交,手滑点个赞,慢慢的点赞变成了一种包装的关系,对方生活都不了解,点赞赞的是什么呢?正如这些年有人吐槽同学聚会,说联系的人一直有聚,不联系的人聚到一起,还是各自忙各自的生活。成年人里,靠谱成为评价一个关系的强弱的提现,什么是靠谱,我想大概是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吧!
很少写文了
最近几年都在提高自己的技术,前年搭建了技术博客后,更多的时候是写技术博客,朋友圈里我不愿意分享技术文章,关于生活的感悟,有时候灵感就像一阵风,如果那一刻不抓住,后面想记录下来,却发觉无从下笔,另外一个问题是,如今朋友圈里能看长文的人少之又少,写的多了,大家也不爱看,可能是被社交工具(比如微博的140字)比如微信的朋友圈(一图胜千言)身心疲敝的灵魂,变得急躁焦虑,庸俗功利。可能喜欢发图的朋友们很少有人看过配图技巧和图片编辑,拍视频的那些人,从来不考虑别人看图的时候眼睛都快被晃瞎了而你就拍了不到十秒却从没想过拍个不抖动稳稳的视频。文字的力量慢慢被娱乐和媒体的多元化覆盖着。人们关系的发展越来越极端化,边缘化。
时代的浮躁
这个时代里,我们还能不能静下来阅读和朗诵一首诗歌了?不为考试,不为功利,仅仅是为了内心的喜欢。或者说,当下的社会下,还需要诗歌吗?还需要文学吗?还需要精神生活吗?或许有人说,已经被生活压得无法喘气,被现实打击的支离破碎哪有那么多闲心和闲暇去顾及这些毫无用处的东西呢!或许是的,我们已经不需要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