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莫名其妙读书排行榜获得了第一名,记得微信读书app刚出的时候,很多人都在争第一,用时长换书币,现在呢,随着用户量增多,微信换书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书的售价居然跟纸质书差不多,甚至比纸质书更高,导致很多用户流失了,伴随着呢攀比心也渐渐失去了突然,用户越来越少。我也是,但是最近在地铁里看手机屏幕眼睛很难受,发现微信读书又一个新功能,就是听书,有个路上读书台不错,废了很多流量,听了不少书,内心欢喜。听了很多,最喜欢还是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
读林先生的书,好比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畅快,所不同的是吃了那些会得脂肪肝,而吃了林先生的书,却感觉唇齿留香、心灵芬芳,林先生是懂生活的人,有点豁达,有点幽默,有点偷懒,有点接地气,一点点加起来看到了享受人生的智慧。这本书,特别适合物质充裕、风气浮躁的时代,绝对是一个心灵氧吧,让你有远离雾霾,越活越透亮的感觉。
我估计听了四五遍吧,生活的真谛没有get到很多,但是惬意,是真的非常正能量的惬意。
下面分享一下林先生的语录,在体味体味:
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对于读书的目的,有很多种,读工具类型的书往往都是功利性的目的,读《生活的艺术》带着目的读,往往非常的刻意,因为许多并不是读书来的,是通过林先生的文字在他的语言世界里游荡、闲逛,很多以为不可语也,也许忽然有一天你感觉进入了林先生的哲学世界。
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
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遇到什么人、无论读到什么书那都是必然发生的事,接受它、感恩它,生命就是一个个奇妙的遇见,然后似珍珠一颗颗串起来,就是一个独特的人生。
当我们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是多么悲哀。想到这里我觉得人人追求的学区房事最大的强盗,让孩子到自然里自由的成长,当孩子从出生就陷入攀比中,好比我们就是这样的强盗。
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热情比把孩子放在史家胡同更重要
知来路更知归途,这样我们更从容、更理智安排好、控制好医生,而不是总是随着外物摇摆,到临死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这大概是最大的悔恨吧。
一个强烈底决心,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热的欲望,以享乐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该无福可享,则亦不怨天尤人。这是中国人“知足”的精义。
中国人的知足不是无奋斗精神,是先去用尽力气知天命,然后坦然尽人事。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智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丽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