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不一定在结果附近
——精听《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精读《系统之美》DAY-07
《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07滞后效应:教育孩子,为什么至今没有完美“配方”?
事情的因和果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就是滞后效应。
滞后效应,让在空间维度上就已经很复杂的系统,增加了时间维度上的复杂性,让我们的决策很难“一步到位”。
教育孩子之所以没有完美“配方”,正是因为从教育到见效,有若干年的滞后效应。
有了“滞后效应”这个调皮鬼的存在,这个世界变得扑朔迷离了。
刘润老师从大量咨询案例中总结出处理“滞后效应”的心法,其中有一条“原因不一定在结果附近”,感触良多,想多说几句。
台湾有一位做企业管理培训的余世维老师。
有一天,余老师看到上初中的女儿在看《拿破仑传》,就告诉女儿,“其实看《拿破仑传》只要读6页就可以了。”
“爸,这是什么意思啊!”女儿不解地问。
余老师说:“《拿破仑传》在写到第6页的时候,写到他小学时候打架的一段故事——拿破仑在科西嘉念的小学,有一天跟一个高年级的男孩打架,这一打,眼睛都打黑了,但是上课铃响了,拿破仑就进教室了。一下课,他就又冲去打了一场。原来眼睛黑了一个,后来黑了两个,变成熊猫了。后来上课铃又响了,再到了中午,又下课了,拿破仑又冲过去,那个高年纪的家伙,还没出教室,就看到门口站着一个熊猫,嘴角还带着点血,这家伙一出去,拿破仑就冲上去,准备干第三架,那个高年级就马上问拿破仑,小伙子你今天到底打算怎么样?拿破仑了只讲一句话——你除非跟我道歉,我今天准备打到死!那个高年级男孩只得道歉——Sorry,I am so sorry!”
拿破仑小的时候,就有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毅,这才是他若干年后成为男人中的男人的原因(额,虽然五短身材,虽然其貌不扬……)。
坚毅,正是拿破仑少年时期就奠定下来的后来成功的原因。
所以,原因不一定在结果附近,可能在几天前,几个月前,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
我们今天去学习很多大的企业如何取得巨大成功,不是要学它今天的光鲜亮丽,而是要看它十年前到底做对了什么。
最后,回归到坚持写作这件事情上来。
若干年后,你可能也会成为像猫叔、刘润老师这样的牛人,但原因,却很有可能是因为你若干年前开始一天一天坚持写作日更,即便这些文章你一开始自己都嫌弃,但是你坚持写下去,一直坚持写下去……结果,其实早就在路上等着你了。
严重赞同猫叔的一句话“写作是‘改运级’的武器!”
但我还想补充三句话——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坚持!
加油!致敬每一个坚持写作的、了不起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