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本心课程内容是艾欣老师分享的《如实描述-活出真实的自己》,欢迎您的收听。
课程总结:
萨缇亚的四种应对姿态:
讨好型:取悦于人,希望所有人开心,喜欢自己,没有自我,对权威说是,接受对方的一切,目的,避免冲突,牺牲自己,背后最根本的欲望是由归属感决定的。
指责型:经常讨好,达不到在积极的期望时,变成愤怒。把所有过错归结到对方,鸡蛋里挑骨头。身体僵硬。
讨好和指责两种模式,都没有自我,将焦点放在外面,希望得到别人认可。
超理智:毫无感情的客观。重视道理,不重视感受,说教,刻板沉闷。喜欢操纵,提出建议。情感上只有一点点情绪。内心极度敏感,害怕失去控制。深度恐惧的自我保护。患得患失,暗流汹涌。很难建立亲密关系,过分理智而失去共情的部分。将情绪隔离、压抑,会一触即发。
打岔型:企图分散他人注意力,找无关的话题,逃避讨论。
正确的应对姿态:
觉察自己的姿态,接纳目前真实的自己,愿意对自己负责。
比如指责时,知道自己在指责,并愿意对结果负责,同时如实描述。内心和谐、平稳,自我价值感比较高。遇到问题先回到内心寻找答案,先改变自己再改变或者接受外在环境。根据当下环境给出创造性的回应,不受其他人的影响,不追随、不抗拒。
放下对结果的期待,不内耗、减少纠结,有表达自己的勇气。接纳自己,接纳当下一切的人、事、物的表现。
如实描述,接纳柔弱的自己,面对,不逃避。当我听到、看到你在做什么的时候,我感到怎么样(描述情绪,开心、生气……),我希望你能够尊重我、关心我……
1、表达你要的,而不是你不要的
2、表达你的感受,而不是情绪
3、表达你的需求而不是抱怨
4、表达你要去的方向,而不是抱怨你所在的位置
学会接纳,控制不了情绪时,可以抄一抄《接纳》。
自我觉察:
今天我们一家三口去姥姥家吃饭,我爱人已经有一年半时间没有陪我回娘家了,今天早上我去书房问我爱人,是否愿意跟我一起回娘家吃午饭,刚开始我爱人一口拒绝了,如果按我之前的处理方式,我肯定会先会不开心,然后就是把我的不满的情绪和抱怨都会吐露出来,这样我们的沟通只会不欢而散。
我这次没有采用这种方法沟通,而是换来一种方式沟通,我把我的感受和需求告诉我爱人,我说“我很想你陪我一起回我爸妈家一起吃一顿饭,如果你能陪我们一起回去的话,我和爸妈都会特别的开心。你考虑一下陪我回去好吗?” 结果我说完,我爱人马上就答应了,我们一家三口就中午一起去姥姥家吃了一顿愉快的午饭。
所以,很多时候事情的结果并不是我们理想的样子,我们先不要挂相和抱怨,我们先要想想是否我们的沟通方式有问题,是否换一种沟通方式结果就不一样呢?我们要学会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不是从对方的身上找问题。只有不断觉察自己,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才能找到更加和谐的交流方式。
当我们的思维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