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塑在课堂当中,刘老师解读为“塑形”,就像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经过艺术家神奇的手就可以把它雕刻出成一件艺术品。一块普通的铁经过铁匠的手,可以把它打造成无比锋利的兵器,一块普通的布匹经过绣女的妙手可以织成一批锦缎 ,一种很平常的食材,经过厨师的手就可以炒出来,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而咨询当中呢来访者带着困惑带着问题,带着他的困扰,沮丧无力,彷徨,无助,来到咨询室,那咨询师怎么样的一个陪伴会让来访者逐渐的脱离他现在的困境,慢慢的有了情绪的提升,有了改变的动力和信心,并且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样去行动,怎么样用一小步的行动而带来滚雪球的效应,最终去建构属于他自己的解决之道呢?
那我们知道咨询当中有两种技术:一种是参与性技术,一种是影响性技术,那么参与性技术呢,一听二问二反应,鼓励重复具体化,是咨询师积极投身于来访者的生命故事当中,跟他同在、跟他同频,去理解他、感受他,然后再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并获得认可,或者是来访者的调整和修正,这样呢就是我们慢慢的跟来访者建立合作的关系 和共同理解的基础。
那在这样的一个铺垫下,在行塑的意图下摘要简述寓意一般化,重新建构这样的咨询技巧,去影响和启发来访者有更多的感受反思和领悟。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看来,咨询师是一种反应式的回应,而SFBT则认为。咨询师的反应是有选择性和转化性的,比如我们用一般化的咨询技巧来反馈。
当事人:我考试考坏了,我真差劲,我很痛苦,我快活不下去了。
咨询师:上次考试考的不尽理想,让你目前对自己的成绩感到不满意,也觉得很难受。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会看到来访者所说的,考试考坏了跟我真差劲,其实是把自己和事情混为一谈,另外呢,我很痛苦呢,就是快活不下去了,有一种不合理的信念,糟糕致极的想法。
而咨询师的是选择性的用语言来转化,也就是说不是考试考坏了就意味着他差劲,而是单指上次的考试。并且呢,把他说考坏了转化成不尽理想,也就是说会在程度上让来访者感觉到我没有那么差。
那么来访者所说的我真差劲,转化成你目前对自己的成绩感到不满意,也就是说这个情况是暂时的,而不是说一直都会这么下去,真差劲转化为不满意,感到不满意,也就是说来访者对自己的评价转化成主观的感受,并且把差劲的程度减轻到不满意。
还有来访者觉得很痛苦就快活不下去了 转化成你觉得很难受,这样呢就是更客观的回应,让来访者能清楚自己现在的一个更符合现实的一个状况,而不是他把自己标签化,病理化和绝对化。
形塑是一双神奇的手可以给来访者有更多的“塑形”,让他通过咨询师的这面镜子能照见自己、更客观真实的自己,或者是说从来没有感受到的自己的正向的积极的面,这样就会让他逐渐的懂得自己。理解自己,并且有力量,有勇气去面对他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并最终成为自身问题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