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软件体系结构概论
软件危机
表现
1、软件成本日益增长。
2、开发进度难以控制。
(用户需求变化等意想不到的原因)
3、软件质量差。
(程序员习惯以自己的想法替代用户需求)
4、软件维护困难。
(缺标准,开发人员的流失,软件修改十分“危险”很容易出bug)原因
1、用户需求不明确。
(用户不清楚具体需求,用户需求有遗漏、二义甚至错误,用户需求变化,开发者与用户之间理解的差异)
2、缺乏正确、全面的理论指导。
(软件开发过分依赖开发者的高度智力投入,以及技巧与创造性。使得软件开发个性化强)
3、软件规模越来越大。
(大型项目需要团队共同完成,而团队之间不一定能有效协作)
4、软件复杂度越来越高。克服方法
探索用工程的方法进行软件生成的可能性,即用现代工程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维护和管理。
软件工程:用工程、科学和数学的原则与方法,研制和维护计算机软件的有关技术以及管理方法。
软件重用
- 概念:在两次货多次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之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软件元素的过程。
构件
概念
可重用的软件元素:
程序代码,测试用例,设计文档,设计过程,需求分析,领域知识。可重用构件:语义完整、语法正确和有重用价值的单位软件。
粒度:可重用软件元素的大小。
构件的3C模型
1、概念(Concept)-构件做什么的描述
2、内容(Content)-构件如何实现概念
3、语境(Context)-描述构件的应用场景以及修改指导。
构件获取
- 领域:一组相似或相近软件需求的应用系统所覆盖的功能区域。
- 领域工程:领域分析,领域设计,领域实现等。
构件管理
种类
1、构件描述:方便搜寻
2、构件分类:方便管理
3、构件库组织:方便管理与搜寻
4、人员及权限管理:安全性
5、用户意见反馈:方便迭代开发构件描述
对构件的制作和重用提供依据以及方便管理。
如:实现方式,编程语言,注释,生产日期,价格等。构件分类方法
1、关键字分类法:每个概念用一个描述性关键字表示。
2、刻面分类法:定义一些刻画构件特征的“面”(3C模型中的概念),通常不超过七八个刻面。
eg. 青鸟构件库的刻面分类:使用环境,应用领域,功能,层次,表示方法。
3、超文本组织方法。构件种类
1、独立而成熟的构件。
2、有限制的构件。
3、适应性构件。
4、装配构件。
(要使用胶水代码进行连接使用)
5、可修改的构件。
(开发中使用得多)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
优势:降低开成本,缩短开发时间。
劣势:兼容性,独创性缺失从而竞争力下降。对构件提供者的依赖性。
获取构件的途径:
1、在现有构件中搜寻,直接使用或修改后使用。
2、通过遗留工程,将有重用价值的构件重组后使用。
3、从市场上购买现成的商业构件COTS(Commercial Off-The-Shell)
4、开发新构件。构件重用
可重用构件的特殊要求
1、功能上独立与完整。
2、通用性高,灵活。
3、稳定性高,质量保证。
4、标准化程度高。应用广泛的构件技术规范
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通用对象请求代理结构;
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对象管理组织;
EJB(Enterprise Java Bean)Sun公司;
DCOM(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分布式构件对象模型 Microsoft;
它们都实现了接口对象的分离,提供了构件交互能力。
软件体系结构
概念:是在处理算法与数据结构之上的,关于整体系统结构设计和描述方面的问题。是软件系统的一个结构、行为和熟悉的高级抽象。(除了概念的组织结构与系统的拓扑结构外,还有系统需求与元素的对应关系。)
重设计重用。-
软件体系结构组成部分:
1、构件(Component):一组代码,或程序块或一个独立的程序。(如SQL服务器)
2、连接件(Connector):关系的抽象,用以表示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如过程调用、管道等)
3、配置(Configuration):用于对构件与连接件的语义说明。
4、端口:表示构件与外部环境的交互点。
5、角色:连接件的接口。
软件体系结构的意义
1、是系统开发中不同参与者进行交流和信息传播的媒介。
2、是早期设计决策的体现。
3、可以反映软件的的质量以及瓶颈。
4、本身也是一种可传递可重用的模型。软件体系结构应用现状
1、ADL(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描述体系结构的概念框架。(C2,Wright,Aesop,Unicon等)
优秀的ADL的特性:组装性,抽象性,重用性,可配置性,异构性,可分析性等。
2、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构造与表示:用一定描述方法,对体系结构进行描述。
eg. “4+1”模型:由逻辑视图,开发视图,过程视图,和物理视图组成。用应用场景将这4个有机结合起来。比较细致地描述了需求和体系结构之间的关系。
3、体系结构的设计、分析与验证:如何将系统分解成相应的组成成分(构件,连接件)
eg. 风格设计。结构分析,功能分析,非功能分析。
4、体系结构的发现、演化与重用:对已有的系统,提取体系结构等。
5、基于体系结构等软件开发;
6、特定领域的体积结构;
7、软件体系结构的支持工具:软件体系结构的支持工具。
8、软件产品线体系结构:提高重用性。
9、建立软件体系结构的方法;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应用之中的不足之处:
1、缺乏统一的软件体系结构概念,导致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范围模糊。
2、ADL繁多,缺乏统一的ADL标准。
3、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缺乏统一的理论模型支持。
4、市面上的多种标准规范或建议标准不易于操作。
5、软件体系结构性质的研究尚不充分,不能明确给出一个良好的体系极高的属性或评断标准,也没有给出良好体系就高的设计指导原则,因此对于软件开发实践缺乏有力的促进作用。
6、缺乏有效的支持环境,以及软件体系结构理论研究与环境支持不同步,缺乏有效的体系结构分析、设计、方针和验证工具支持,导致体系结构应用困难。
7、缺乏有效的体系结构复用方案。
8、体系结构发现方法研究相对欠缺。
第二章 软件体系结构建模
软件体系结构模型:
1、结构模型:最直观最普遍的建模方法,通过体系结构的构件、连接件和其他概念来刻画结构;力图通过结构,来反映系统的重要语义内容。
包括:系统的配置,约束,隐含的假设条件,风格,性质。
2、框架模型:与结构模型类似,但不侧重结构的细节,而侧重整体的结构。主要以一些特殊的问题作为目标,建立只针对和适应这类问题的结构。
3、动态模型:对结构或框架模型的补充,研究系统的“大粒度”的行为及其性质。如系统总体结构的配置或演化、通信通道或计算过程的建立或拆除等方面的行为。
4、过程模型:研究构造系统的步骤与过程,因而其机构是遵循某些脚本的结果。
5、功能模型:体系机构的一组功能构件,按照层次组成,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可以看作为一种特殊的框架模型。
“4 + 1”视图模型
5个角度:逻辑视图,开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场景视图。
-
逻辑视图:系统提供给最终用户的服务。
eg 会话使用转换服务与连接服务。
-
开发视图:侧重于软件模块的组织管理。
-
进程视图:侧重系统的运行特性,并关注一些非功能性需求,如系统性能与可用性。
强调:并发性,分布性,系统集成性,容错性等。
-
物理视图:重视目标程序的静态位置问题,决定拓扑结构,系统安装,通讯方面的问题。
-
场景:重要系统获得的抽象,将其他4个视图联系起来。
软件开发的主要阶段
1、需求分析阶段。
2、建立软件体系结构。
3、详细设计阶段。
4、实现阶段。
软件体系结构的抽象化描述
定义1:
构件描述:C = (A,O,X,P)
A:构件属性集合
O:组成构件的所有对象的集合
X:构件动作的集合
P:构件端口的集合
定义2:
先执行构件C1,后执行C2
……
问题: 引入软件体系结构以后,传统软件过程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好处?
问题: 软件体系结构的神明周期模型与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