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将片名《杀手里昂》翻译成《这个杀手不太冷》?译者大概想吸引更多的影迷来观赏这部电影,殊不知,看上去比“杀手里昂”更具感染力的“新”片名,却局限了我们对这部经典的理解。我们总是从“我虽是一个杀手却很温柔”这个角度去理解里昂,影片也提供了很多能佐证这一理解的实锤。
作为一个职业杀手,里昂应该把自己弄成一个无论多看几眼都记不住的芸芸众生,所以,当邻居惨遭灭门之灾唯有12岁的女孩玛蒂尔塔因为外出而躲过了杀戮时,就算玛蒂尔塔把里昂家的房门敲破,他都不应该将满含热泪、不歇气地哼唧“请开门”的女孩,放进家门。但他还是将门打开一条缝让玛蒂尔塔闪了进去,是为杀手不太冷的例证之一。
作为一个职业杀手,明知道玛蒂尔塔放不下弟弟惨遭枪杀这件事会让少不更事的女孩轻举妄动,继而连累自己暴露身份,里昂救下玛蒂尔塔后没有马上寻找机会甩脱包袱,而是任由她跟着自己走西闯东。里昂大概觉得假如自己硬是把女孩从自己的生活里推出去,玛蒂尔塔就会像自己当年踏上美国国土后因为举目无亲而不得不选择做杀手一样过着朝不保夕且危险重重的日子吧?是为杀手不太冷的例证之二。
跟着里昂训练了几次射击后,玛蒂尔塔以为自己已经有能力为无辜的弟弟报仇了,就趁着里昂外出干活的当口独自一人带着武器闯进警察局,想一枪、实在不行就几枪解决掉杀了她全家的缉毒警察头子斯坦斯菲尔德。12岁的女孩怎么玩得过作恶多端的斯坦斯菲尔德?手捧用快餐纸袋掩饰起来的枪支被斯坦斯菲尔德堵在男厕所里后,有好几次玛蒂尔塔差一点就要像她的家人一样成为斯坦斯菲尔德或他手下的冤死鬼,就在这时,干完活回到住处的里昂、不那么识字的里昂吃力地认出玛蒂尔塔留给他的纸条上写的话后,冒着身份暴露的危险,提枪硬闯进警察局须臾间就救出了玛蒂尔塔。这是杀手不太冷的又一处例证。
也就从这里,影片开始走向导演吕克·贝松想要的格局:卑微的杀手里昂与强大的斯坦斯菲尔德对峙了起来。
所有看过《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观众,一定不会忘记收下玛蒂尔塔后里昂带着她搬家的一场戏:银幕外的我们先是看到大路尽头露出了里昂的脑袋,然后是里昂的肩膀,然后是里昂的上半身,这时,身高只及里昂肩头的玛蒂尔塔也走进了我们的视线。这一个长镜头,用电影语言极写了一个男人与一个女孩从素不相识到两厢适宜后洋溢其间的温度正好浓度正好的至情至性,以致我们为彼时里昂的身份倍感痛惜:你怎么就是一个职业杀手呢?
这样的里昂,面对十恶不赦的斯坦斯菲尔德,已是胜券在握,但吕克·贝松不希望自己的电影里正反方的内心力量悬殊过大,所以,他让斯坦斯菲尔德非常热爱古典音乐,特别热爱贝多芬。
电影放映到第23分钟时,玛蒂尔塔一家和里昂租住的那栋貌似非常平静的公寓楼画风一变,一个个打扮奇特的男人犹如走T台一样走进画面,唯独最后一个出现的斯坦斯菲尔德,西装革履得好像只有他是正人君子。任凭手下如何胡作非为,正人君子般的斯坦斯菲尔德兀自通过耳机听着他的音乐,“他不希望他在听音乐的时候被人打扰”,手下一语双关,点出马上要来的一场大杀戮对他们来说稀松平常,以及斯坦斯菲尔德在音乐休养方面的高等级。可是,配合这一场戏的音乐轰然而至的一瞬间,我居然没有听出那是贝多芬的d小调第十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
这部作品,贝多芬完成于1801年至1802年,当有人问贝多芬为什么给作品起名“暴风雨”时,刚届而立就已经作品丰厚的贝多芬呛声道:“去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也就是说,贝多芬的这部钢琴奏鸣曲是在莎士比亚晚年剧作《暴风雨》的启迪下创作的,所以,我们聆听由快板、慢板、小快板等三个乐章组成的这部作品,能清晰地听到作曲家从不安、焦虑到亲切、安宁再到雅致、热烈的情绪变化。哪怕是听一架钢琴独自演奏“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那不平静、焦灼急切的情绪,已很显豁,更何况,《这个杀手不太冷》的作曲还为贝多芬的这几个乐句重新配了器。
听听踩着新节奏的“暴风雨”第一乐章的斯坦斯菲尔德,都自说自话了些什么:我喜欢暴风雨前那片刻的宁静,这让我想起了贝多芬。你听见了吗?就像伏在草丛里,你能听见小草在生长和昆虫的爬行声。你喜欢贝多芬吗?我来为你演奏……你不喜欢贝多芬,你就错过了许多东西。序曲那部分能让令人热血沸腾,它是如此铿锵有力……
由于经过了重新配器,出现在《这个杀手不太冷》第23分钟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原作里的矛盾、不安等情绪被强化了,足以衬托就要举枪大开杀戒的斯坦斯菲尔德的心境。
他怎么能消受玛蒂尔塔家的收音机里正在播放的莫扎特?满门抄斩,对斯坦斯菲尔德来说又不是第一次,他的耳朵怎么还能承受得住莫扎特的纯情和清透?用贝多芬的音乐来掩盖自己的惨无人道,深谙古典音乐的斯坦斯菲尔德心知肚明,那得有多勉强!他只有向玛蒂尔塔的父亲推荐勃拉姆斯的音乐,他希望对方能通过勃拉姆斯充满反思的乐句反省道,自己死有余辜。如此,他多少会觉得心安理得吧?
横行霸道得时间太长,斯坦斯菲尔德忘了自己一开腔就是胡说八道。这个心脏比石头还硬还冷的恶警察,纵然能挥着长枪指挥贝多芬的作品来搪塞自己的恶行,但终究还是败在了用温良的人性做盾牌的杀手里昂。你长枪为矛我心里有盾牌,里昂塞给斯坦斯菲尔德的炸弹拉环,就是他和玛蒂尔塔送给坏警察的葬礼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