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孩子开始叛逆每天不愿上学不愿写作业,天天晚上大哭大闹,家里像个巴尔干半岛,每到放学时间我心都提老高,怕又是无休无止的吵闹,为此变得身心疲惫。虽然孩子成绩还是很好,但我已经深深地担忧,这样的状态肯定维持不了多久。不明白一直品学兼优的孩子怎么变成了这样。
正好有机会去美国半年,本想把孩子也带出去改变一下他的环境,然而造化弄人,孩子签证未过。我只好只身一人带着忐忑和不安离开。这期间孩子经历了友情决裂的打击,度过了一段黑暗的日子。
如今想来,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之前已经感到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了,连打骂都不作用。和孩子的分离一方面让俩人都离开原来的相处模式,另一方面也让孩子的爸爸更多的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和孩子建立更深的链接。脱离原来的环境,使自己开阔了视野,接受到更多好的思想和理念。孩子在友情方面受的打击,也使他摆脱原来的病态友谊模式,能够开放自己接受更多的朋友。虽然远在地球的另一端,但当在家长群里给孩子找周末玩伴时,有那么多家长热情地回应并邀请孩子到家里玩。是这些热心的家长和小朋友们的接纳让孩子越来越快乐。
暑假孩子从英国夏令营回来,据说状态很好,看到另外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模式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想必对孩子有正向的影响和启发。就像在美国的生活对我也有很大的触动和影响,更愿意对人微笑,谢谢和对不起成了习惯,说话声音也不知不觉中降了八度。期间看到房东姐姐和孩子们的沟通方式,真正开始理解尊重和包容。美国小孩的独立和自信是在规矩、信任、尊重和接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以看到每个孩子都自信满满,不管是坐在轮椅上的学生还是轻度脑瘫患者,都笑容满满,社会也尽可能地在交通和建筑设施和学习上给予他们最好的帮助。
回来后,发现自己能更好地接纳孩子了,在孩子发脾气时也能轻声细语劝他,让他感受到被温柔地对待。当我想发脾气时,赶紧告诫自己生气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真心地对待孩子的每一件事,他一定能感受到你的用心。比如,一天周日下午孩子有网课,但中午休息还没睡醒,任我怎么叫也不起床还发脾气。我没说别的,只是轻轻地抚摸他,告诉他该起床了,相信他会慢慢醒来,最后在我的一声“妈妈爱你”中安静醒来,然后开始上课,没有一点情绪。如果我大吼大叫,恐怕他即便醒来也不会好好去上课。这让我体会到温柔的力量。
平时孩子在我面前也开心不已,一会儿管我叫Mummy,一会儿管我叫木乃伊,因为木乃伊的单词也是Mummy,我都欣然接受,算是和他玩乐的一种方式。
不破不立、否极泰来、福祸相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中国古人的这种哲学思想真的是让人叹服。当生活处于困境之中,不是生活残忍待人,只是我们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只是钻进了一个墙角就以为这是整个世界。勇敢地打破已有习惯,会发现原来生活有那么多可能,关键在于是否看得到,不止用眼睛更要用心去看,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