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其实,这句话我是想对我自己说的。
因为我还没有做到。
我已经十天没有写文章了,在这十天之中,我过得一点儿都不愉快,我数百次想要提笔写点儿东西,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开始。
上班很忙碌,我有做不完的工作,下班之后感觉身体被掏空,总想躺在床上翻翻手机,淘淘宝;做饭要浪费两个小时的时间;下午运动花费一个小时;中午午休一个小时;晚上十点睡觉,早上6:30起床;周末陪家人、陪朋友……很矛盾,我是要做个独行侠专注于在别人看来毫无意义的写文章,还是要享受所谓人世间世俗的人与人之间的快乐。
说实话,这种感觉让我很难受,我喜欢那种每天都可以写篇文章的日子,即使没有人看,但是我心中是喜悦的,因为我对自己有了交代,我在一步一步向前走。
/02/
不写文章的日子,我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一方面,我眷恋那种与人到处闲逛的快乐;另一方面,我又觉得那种生活无聊至极,每每与人相处一段时间之后,我就后悔不已,觉得要是在家看书、写文章就好了。
成功的人在别人看来应该都是冷血的,因为他们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心无旁骛。这种人不善于与别人为伴,因为独行才能走更远。那些有事没事聊两句,同学、朋友结婚爱去凑热闹、晚上呼朋引伴酒桌相见、做什么都让人陪的人生活是热闹的,但是想要的东西也是很难实现的。
而我恰恰还是后面一种人,虽然比旁人有所收敛,但是还是不够专注。
/03/
我可以四五天不写文章,但是超过五天我就会开始焦虑。睡眠不好,很困,但睡不着,看什么都是灰色的,觉得一切都暗淡无光。
这种状态也会影响我的工作,让我开始怀疑我的工作,觉得单单做些重复性的工作,我的人生真是衰透了。坐在办公桌前,整理无休无止出现的文件,一张、一张、一张……低头、仔细、认真……憋闷,觉得心中藏有一颗地雷,随时会爆炸。
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单纯工作,我与别人是一样的,生活乏善可陈;如果可以写文章,我认为我是独一无二的。我在记录、输出我的观点和想法,,我的生活是鲜活的,每天有新的血液流入。
我接触多方面的信息,然后向众人表达我的看法,我的身体周围形成了一个新陈代谢圈,每天更新、输入、输出,接受新思想,推翻旧观念。
工作每天都差不多,但是写文章不一样。单单就文章类型就可以选择很多,可以评论,可以记叙,可以说明,可以写自己,也可以记别人……没什么经济价值,但是精神上乐此不疲。
不写文章除了让我焦虑之外,也让我感觉无聊。写文章是水,每天都在流动,而一旦停止,我感觉我整个人都腐朽了一样,像一颗叶子干枯的古树,毫无生机。
/04/
最近我越发感觉到:贫穷不是生活的大敌,无聊才是。
我现在很穷,当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感觉富裕过。一个月3000不到的工资,买什么都觉得贵,想挣钱,但是又没有其它路可走。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但是又不知道该从何开始。最近这种感觉非常强烈,我分析了一下,与我无聊有很大关系,而最直接的关系就是我最近没有写文章。
如果我可以保证每天写一篇文章,那我根本不会感觉到无聊,写文章我是乐在其中的,我非常享受空荡荡的文档被自己的思想填满的感觉,但是一旦这种行为停止下来,我的生活好像进入虚无的境界当中。
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兴冲冲地参加一些活动,去了就后悔,觉得又浪费了时间,那种失落的滋味一点儿都不舒服。有人说,要享受当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当下”都是让人快乐的。
/05/
日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使能够抽出时间,自己的脑子也不能永远上纲上线。
很多人不提倡日更,我也不是很提倡,因为道理很简单,没有人的脑子天天会有那么多想法,又不是吸了海洛因,怎么可能时时刻刻处于兴奋之中。当然,吸烟的兴奋期也是有限的,这也像世界上不可能有永动机一样,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日更不太可能,但是过长时间不写一字也是太过难受。还拿我说的五天为例,那种身心焦躁、怀疑人生、对什么都丧失兴趣的滋味也不好受,所以我们应该折中一下,一周两篇很轻松,三篇最适宜。
写文章是有惯性的,越写越知道自己写啥,越不写越不知道该如何动笔,心中似有万只小虫涌动,但不知从何开始。太难受了,这十天之中,我数次想写点儿东西,但是却不知道怎么下笔,觉得怎么开头都不对,还会怪罪自己“什么破开头”。
写文章不间断,再次开始就可以信手拈来,轻轻松松两千字;一旦时间过长不动笔,觉得脑子生锈了,写几个字觉得哪哪都不对。而且还不敢开始,有一种长时间不写、一写就想震惊众人,但是自己又觉得太衰了的感觉。
所以不需要太多,一周三篇刚刚好。自己没有压力,也可以保证质量,同时也不至于不敢下笔。像我这样,心血来潮一天一篇,又隔十天、半月不写一篇的做法实在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