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 1.我出生在沈阳,父母当时都是沈飞的职工。爷爷是沈飞的总工程师,外公是军级干部。从小读书时总能听见老师们议论:"这是罗总的大孙子。",然而对我来说我根本不懂得这对我来说有什么不同的优越。我的爸爸属于第一批下海的人,改革开发期间,放弃了副厂长的职位,南下做生意。妈妈则一直留在沈飞的图书馆工作。然而一切看似美好,却被打破。小学一年级父母离异,老师们的议论也增加了,有时同学也会凑上来问我几句。虽然当时不太懂,但我知道不是什么好事情。本来抑郁寡言的我话更少了,我只记得我当时最期盼的就是下课,每节的课后十分钟休息时间我都会独自一人跑到操场,抬头看着蓝蓝的天空,也许这就是我所期盼的一片宁静。 2.童年生活对我来说没太多的乐趣,同学会跟我说起周末他爸妈带他去吃了肯德基,是干嘛的?我不知道,我也从不问。只记得6年时间我跟过我爸爸,后面一直我妈。我妈是那种特别要强的人,从不啃老,工作期间考上了电大,学了美发,外语也是相当好。对我的学习要求极高,学习上稍有懈怠肯定会被教育。到了六年级,我的人生再次被打破。因为一些原因,我的奶奶带我坐了两个晚上一个白天的火车来到了杭州找我爸。没想到这一行,彻底让我跟那边没了太多的往来,我的人生从此发生了改变。
两难: 1.人生往往会遇到两难的选择,在杭州读书期间我时常想着是不是我以后还要回去?毕竟亲朋好友都在那边,我总是会梦见以前的家,虽然后面也回去过几次,但我早已没有同学们的联系方式。而我的口音也常常被说成:"南蛮子"。大学学的是法律-律师专业,而真正开始工作却做的是快销。在选择是毕业后考公务员、律师资格证还是找一份工作赚钱减轻父母负担,我选择了后者。但看似还不错,在一家外企,我还依稀记得当时的工资是底薪+奖金+补贴=2250。其实拿到手也并没有那么多。
成长: 1.我在杭州住在城西,公司在市中心,当时是一名跑夫妻老婆店的业务员,分店的时候,前面几位"老大哥"分给我城东和城北的小店。对于一个家住城西的人每天自行车跑两个最远的区域也并没有什么怨言,反正年轻人么,成长最重要。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一天定的走店路线该完成的也都完成,并且在第一年夏天完成了公司的银子弹计划,奖励了两张500的购物卡,比起付出,我更喜欢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 2.在第一份工作中影响到我的人是我后面的主管:小蒋,在我还在傻乎乎的沉浸在快乐的业务员中时,他已经在推动我做管理方面的工作。毕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玛氏我拿到了中国区季度最佳。
挫折: 1.职涯中几经辗转,我跨进了奶粉行业。通过猎头推荐我去了纽迪希亚。我依稀记得去上海跟总监Max面试,他问我给你一个品牌,第一个月做200万,第二个月做300万,第三个月400万,到年底做1200万一个月,你告诉我怎么完成?我说这是什么公司?没有全年目标吗?他问我以前在什么公司,我说玛氏、好丽友、亨氏。他直接来了句:别特么跟我谈玛氏。在我这里就是一条大路走到黑,你能走就走,不能走就滚。希望你能通过试用期!我当时是真想甩门离开。Max是行业的风云人物,又帅又酷,还留着长发,绝对是艺术流的代表,在我的印象里他应该是那种开着A7的人,因为那时的艺术流基本都开这个。但后来才知道他还没驾照。在往后的日子里,每每说起杭州的市场他总能拿我当例子和别人去分享,杭州是如何做到markshare第一的,罗强是怎么跟客户打成一片的。
2.再说下我当时的老板-张米加。惠氏第一个7年时间从一个医药代表做到大区经理的人。他的管理方式很粗犷啊,要求也很高,很多场合绝不留情面。我曾在电话会议里被他要求做不到就主动去写离职报告,我在电话的那头颤颤发抖。当然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也得到了他的肯定:你那段时间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个外行,总在外面徘徊,蜻蜓点水。经过这几个月我觉得你渐渐的悟透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干得很棒,加油。其实未尝过人生苦难,也往往难当重任,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人生的艰辛,就容易做慢和骄纵。看似大家都觉得奶粉行业收入高,香饽饽,经历过也会让你得到成长。
拐点: 后面有一年我们原班人马一起去做一个新的奶粉品牌。作为新品牌,也没什么消费者口碑、品牌度。合作商除了觉得利润可观外,也没觉得这个品牌能带来多少销售额,何况是你们又想在第一年就跻身前几,抓新客、维系老客。竞争对手又那么强,就你们几个人,怎么玩?这里要感谢我的客户和经销商。 1.郑立峰,我嘉兴的经销商,对我绝对的支持。无论是打款还是代垫费用,何况这个代垫足以让人心跳。 2.湖州乐友老朱,绝对的兄弟,也是酒友。反正我是被他搞倒3次,以至于现在黄酒、啤酒、红酒绝对不碰了。原来让一个人戒酒是这么的简单。他曾对下面说只要是我罗强带来的品牌,绝对最好的陈列位以及全员主推。 3.嘉兴多又好老钱,一个曾经与品牌的原班人马有过节的人,冰释前嫌跟我们合作,感谢! 4.南浔管总,这个品牌的爆破点就在他的总店,一家店销量相当于一个市,甚至外面一个省的销量,感谢他和老板娘。 我曾经在嘉兴和湖州下了一步狠棋,从零销量开始,你把店里最好的位置给我,你不是觉得新产品难卖吗?利润高,看得到抓不着,从现在开始每个月给你的母婴系统打5万,就当做给你的纯利润,一直到年底。我帮你烘市场,做活动,开新客。你敢不敢跟我玩到底?如果到了年底没有达到双方的预期,我叫人把货拉走。从此我这个品牌我就定义为在你这里做不出来。敢不敢跟我玩这个游戏?母婴店老板都特别讲信用,这个钱拿着是好事,但做不出来,自己也会很愧疚。而我跟你玩到底,我都不怕,你怕什么?如果到头来货没卖出去,他们也很难面对。开始的几个月玩的真是心跳,每月也就5万销售额,可经销商一直每月帮我代垫那5万现金,直到第四个月开始,销量暴增。到了年底以乐友为例,做了600多万,经销商代垫通算下来10%。我又着实在公司里风光了一把。
共情: 它亦是同理心,我依然记得乐友老朱的一句话:"你挺我,我挺你"。我是一个简单,幽默,风趣的人,亦对朋友言必行,行必果的人。我觉得承诺就必须要做到。虽然很多人跟我说老朱难弄,但我也觉得老朱很真实。至少在我看来我们俩单独喝酒不倒不许走这点上,他确实也把我当真心朋友。虚的假的没必要,客户最讨厌你不能做主,什么都要去请示领导。每月打5万我也是事后跟我的老板说的。客户最喜欢敢玩到底,豁出去的人。 我的经销商郑总,每月光打出去的白花花的银子就十几万,我也十分能够理解他的心情。所幸产生了奇效,一个品牌在短短几个月占据几个系统前几的排名,慢工出细活的话,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有成效。
留白 毕竟这是我之前的人生经历,而一切在我的本命年2017年那年发生改变。我选择了一条大胆的路,离开原有行业,经过一系列的测评、测试、3-5轮的面试去了一个我之前特别讨厌的行业-保险行业。进了行业里最资深的一家公司-大都会人寿。现在已经在这里工作3年多了。如果想知道我为什么从不接受再到认可,这一切确实很奇妙,就留做后面的未完待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