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与《流浪屁球》
作为2019年春节档最卖座的电影,《流浪星球》最近遇到了特别尴尬的一件事,很多粉丝涌入豆瓣打分,直接一分打起,这中间甚至包括很多没有看过电影的人,打一星的理由也五花八门,有因为别人吹爆心里不舒服的,有因为总是消费爱国情怀的,有看见吴京就不爽的,引爆事件的导火索是其中一条五星热评有过几万人点赞,然而楼主改了一星后,点赞人数不会清零,间接绑架了几万人的意见,于是乎一波愤怒的《流浪地球》的粉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冲进app store,以管理散漫、评分机制重大bug等理由将豆瓣app的软件评分也打为一星。其间还夹杂着各类阴谋论、楼主收钱、豆瓣收钱,豆瓣官方也发表了声明,修改为为若原评论修改评分则点赞人数清零的打分机制。
对于电影的好恶评断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打分机制的初衷我相信是为了能从大众的角度去发掘好的电影,能多角度的、多审美层次的去全方位评判一部电影,然而这里面需要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能做到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意见,可以不喜欢电影乃至评论本身,以客观的、不带审美优越感的眼光去对待他人。写到这里我想到一件小事,前几天因为对于《飞驰人生》的不同看法,我和一位群友在一个电影群中讨论起来,本来我对于这种讨论觉得很没有必要,然而她在不了解韩寒的基础上大肆嘲讽,以对事不对人的旗号对于喜欢这部电影的人讽刺挖苦,最后以我退群了事。
好为人师,是我最痛恶的国民劣根性。我想,好为人师的根本就是很容易产生莫名优越感,用一款APP也能产生优越感,看多几部电影也能产生优越感,哪怕多走弯路最后也能产生优越感。优越感多了觉得自己就有指点江山的资本了,就有给别人提供人生建议的资格了,更让人痛恨的是好多人对于这种优越感照单全收,不然就加入集体共同优越,不然就反方疯狂谩骂,拉低自己的同时,让优越的多了几条自以为的优越道理。
言归正传,以暴制暴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论是无脑一星的打分者,还是以此攻击豆瓣的打分者,都活成了自己眼中本来讨厌的那种人。现实生活的巨大压力具化成网络上的各类暴戾言论,暴戾催生了更多的暴戾,职业喷子,无脑黑,地图炮,简直成了遍布网络的巨大杀器,喷子早已经被锻炼的百毒不侵,正常人却会因为几句评论懊恼半天,坏人总是横行,不然退群的为什么会是我呢?
写到最后,《流浪地球》就我而言,是有一些剧情上、主旨上的硬伤,然而对于科幻片本就薄弱的国产电影来说,仅就特效部分而言,算是一部标杆式的作品,其中的各类设定、各类科技道具精致,末日世界画面恢弘,仅就流浪地球这一主题而言,观影时还是很有触动的,值得大家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