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今天检查了孩子们的背诵情况,由于时间关系只检查了15首当中的七首古诗。
为了避免遗忘,所以都是让孩子们先集体背诵一遍,然后同桌互相背诵,背诵完的汇报背诵的情况。
于是,同学之间的故事就开始了。汪煜祺举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陈依凡,老是背错,都是我给她提一句,她跟着我背一句。 ”陈依凡听了,眼睛红红的要掉眼泪。
袁子轩也举手:“金老师,魏雨晨也背得很不熟练。”魏雨晨涨红了脸:“金老师,我会背。”“魏雨晨,你背给大家听一听。”我说。魏雨晨很快的背完了,背得很流利。陈依凡我也给了她同样的机会,只是她实在背不出,只看见嘴唇蠕动,听不见声音。
两个 聪明男孩和两个爱紧张、忘性大的女孩,在背古诗这件事上内心有冲突,情绪较激动。很明显,男孩子们占了心理优势。
我这个人总是比较同情弱者。
所以我对男孩子们说:“老师让同学互相背诵古诗,是给同桌互相帮助的机会。她不会,你背给她听,甚至你背一句,她跟一句都是好的,因为那是你在帮助她。如果你很没耐心,同桌稍稍背得慢了,你就打断她,使她更紧张了,最后真的背不出了,那你是在帮助她吗?”孩子们都说不是。我接着说:“汪煜祺,陈依凡背不出。你背一句,让她跟一句,这就是在帮助她,这是好事就不要再生气了。袁子轩呢,你要多些耐心,难道你希望魏雨晨背不出吗?你给她提个醒,帮助她背诵,你说魏雨晨是不是会感谢你?”接下去的背诵顺利多了,孩子们情绪平和,没有了那种你背不出,我背得出之类的纠纷了。
孩子之间的不和其实挺多的,家长和老师真的要善于发现和引导。让孩子觉得同学在一起是对自己有帮助、有好处、有成就感的,他才会乐于和同学相处,反之他就会不喜欢和同学在一起,那么那些龃龉的事不断,家长老师就有得头疼了。
说到这里想起有一段时间网上讨论有人打你,你是还手还是不还手?很多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变成懦弱的人都主张还手,甚至说大不了打坏了赔钱就是了。
我对孩子说,判断一件事该做还是不该做,一定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该还手还是不该还手也要看具体情况,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打回来。那样的话,原本可能根本没什么事反而弄出事了,把小事变成大事就不好了。有很多时候同学打你一下只是想和你玩玩,并没有伤害你的意思。这时候,你不喜欢,只要出言制止就行。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如果他是恶意的打你要伤害你的身体了,这时候你还不还手行吗?
所以还不还手不是家长应该教孩子的,我们要教的是明辨是非,教孩子如何判断别人的意图,然后应对。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