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脱稿,你能做到吗?出口成章,你能行吗?侃侃而谈,你有资本吗?活到今时今日,倍感才疏学浅,口才欠缺。试问原因,应该就是没有做得到博闻强识。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原因,也是个人慵懒,资质平庸的主观原因。
刚到学校报到,校长就多次提醒当众演讲要做到脱稿,因为只有脱稿才能和观众有交流和互动,才能自然从容。她自己以身作则,每次发言都不需要准备稿件,站到台上从容大方,气场十足,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我佩服惊叹之余,默默观察一个学期下来,发现学校的大部分中层也是做到脱稿演讲的,真的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十分佩服!
于是在心里默下决心也要加强背功,争取早日做到当众发言能够脱稿。努力了差不多一年,稍有成效。前段时间应未知教育之邀作为家长代表接受采访,我就在前一天晚上看了对方发过来的问题,脑海里过了一遍思考怎么回答,到采访时轻松上阵,很顺利地结束了视频采访。其实,这就是打腹稿,在胸有成竹之后才能应对自如。
我最近看了不少访谈录也每天坚持上网在学习强国里面观看习总书记的各种演讲发言,我发现几乎所有的访谈和国家领导人的演讲也基本上都是脱稿完成的。这说明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清晰的逻辑思维,敏捷的反应能力以及优秀的语言表达力。这,就是博闻强识的外显和输出。在古代,知识分子学习背功非常重要,古人从小在先生的严厉教导下从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到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都背得滚瓜烂熟。因为强记熟识,所以才能出口成章,下笔有神。现代社会,特别是信息技术出现,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以后现代人搜索的能力是加强了,但是强记的能力大大减弱。
我自己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小时候用卡带播放音乐,看歌词纸跟着哼唱歌曲时会把歌词记得十分牢固。慢慢地出现了VCD看着影音画面唱,对着屏幕字幕练习唱歌,没那么用心记歌词了,没有看歌词时只能哼哼旋律或唱得上句不接下句,除非去唱卡拉OK才能完整唱完一首歌。按理说,条件是越来越好,学唱歌也越来越方便了,可是我们记歌词的能力却弱化了。同样的道理,现在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越来越便利了,网络上各种资源信手拈来,但是人们用完就丢,没有领会和记忆形成自身的技能或知识,所以也造成能力的退化和知识的浅薄,这也是需要我们反思的。
但是,归根结底,学习还是需要内驱力的,假如一个人有决心有意志去改变,去要求自己识记一些东西,坚持训练和掌握方法,总有一天也是能做到博闻强识的。最后引用 《礼记·曲礼上》这句话小结:“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