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努力越容易进入好的环境,而在一个多榜样的优秀环境里成长比一个人自己努力快得多。我会认为环境和个人努力占比一半一半(针对的是20岁前),但在大学结束后在中国这个算较为良好的整体环境下,个人努力才是关键,毕竟选择环境的成本比较低。
今天看到朋友的朋友圈内容说毕业论文的事,意识到自己毕业快一年了……
如果一个人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并且会怀念学生时代,说明自己每天很可能只是每天重复过着昨天的生活,没有什么成长。
说到为什么要"终身学习",大多数时候会想到"活到老、学到老"。
以前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可能只是说在自己工作和专业上的学习。
但现在这个世界变化真的是太快了,知识迭代周期非常短,就我学的食品专业来看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可能一年后就被新的知识迭代了,食品行业的很多相关法规一年一换。
知识迭代周期短到即使在信息爆炸时代也来不及理解运用。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而且现在的终身学习是不得不在专精的情况下再泛研。
我在09年左右还听到"打字员"是一个职业岗位,现在三年级会拼音的学生都会用电脑打字了。
大学时一定要锻炼培养一个人的思维,学习如何学习,在这段时间里探索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一个三流本科学校和一个重点大学差距非常大。
我说的三流本科是中国综合排名五百之外的学校,因为我自己曾经所读大学在五六百徘徊,而学校里的风气比较差,所以以自己为基准。重点就是大家所说的985/211。
教育资源肯定有很大区别(教授的教学/科研水平、图书资源的多少、学校免费网络平台的大小、教学科研项目的多少、国家投入的资金多少等等),但这个我看不清就不写,感兴趣的自己查一查就行。毕竟我在一个三流本科也没能好好利用到学校的资源,教育资源的多少还是取决于学生的利用率。
三流本科的学习风气非常差。
重点大学的绝大部分学生打游戏是休闲娱乐,打久了一点或多或少会有种愧疚感。逃课是权衡轻重,能利用逃课的时间做好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并且不会影响所逃课程的学习。
而在我的学校,在课余时间有个同学去学习会有其他同学带着不太正常的语气"夸赞"(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不想努力而看不惯别人努力的样子)。
绝大部分同学逃课是用来睡觉和打游戏,少部分同学逃课是去参与社团活动或做兼职。
上课时只要教室座位足够前两排基本没人坐,我大学时在的班级听课率为10%左右。坐后面的会光明正大的打游戏。
导致的结果就是到期末考试时作弊率极其高,甚至和老师混得熟可以在老师眼皮底下光明正大的抄。而且很多同学都说能作弊的也是一种能力(不知道是他们真的价值观还是假话)。总之在一些三流本科大学,好像考试规则不是那么重要,甚至连老师都不用去监督学生遵守的。
从我观察到的老师收的作弊纸条我估算了一下,每次考试作弊率大概40%,大二大三的考试大概60%吧。到大四实习和一个男同学聊天才知道我们班所有男生都作过弊。是考试内容太难嘛?不是,相反考试内容很多都是提前划好重点的(所以学生抄起字条来也非常有方向)。
我的一个985朋友听到我所说的都惊呆了,在他的学校作弊率基本为0,几年偶尔会有一两个作弊的,作弊被发现直接给予处分并通报批评。而他们的考试难度比我们大得多,平时的作业答案百度根本没有,考试内容是举一反三的题目,但基本没有一模一样的。
这种学习风气的差距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非常大的差距。
在我们还在羡慕哪位同学过了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的时候,那些重点大学的同学基本都是一次过四六级,讨论的都是托福雅思;理工科绝大部分学生都会一两种编程基础语言。
所以在那些重点大学里,学生往往在大三就能从校招中拿到不错的offer了,一手拿着工作机会一边考虑是否读研。而我在去年这个时候,全班人已经确定工作或考上研的很少很少,很多人的规划都是毕业后才确定。
我不想谈论学习环境和学习能力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我只想说学习能力是个人的问题,而学习风气是环境的问题,大多数人在环境好的情况下能做得更好。
所以在教育阶段,对个人来说,进入一个好的环境学习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