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其中孝道一直为人们所推崇,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中对孝道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而在中国传统孝道思想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可谓是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那么在当今现代社会潮流发展下,中国传统孝道思想是否还能完全一味地继承呢?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即使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再博大精深,也顺应时代潮流,去粗取精,与时俱进,而不应简单地完全继承,亦不应以前人传承下来的思想来评判当今时代青年的孝与不孝。
1
小沐死了三年了。小沐,性格外向,阳光开朗,剃着个小平头,高高瘦瘦,很爱笑,笑起来有两个酒窝,每次碰面只要他不是穿着校服基本就是穿着白色的衣服,加上他肤色本身就很白,看上去给人一种很干净的感觉,记得当时因为他有着一对招风耳,我们还给他起了外号“大耳朵图图”。小沐是属于那种在一群人里面引领话题中心的,他有很多话题可以分享,又很幽默,所以大家都喜欢听他说话,可以说,在当时那群人里面,他总是我们的开心果,别看他平时大大咧咧爱开玩笑,但他其实很细腻,总是容易观察到别人微妙的情绪,因此他也是我们每个人会选择的倾诉者,他是最好动的那个,但我们偶尔会看到他坐在球场下的时候,曲着腿就那样看着某一处发着呆,不知道在想什么,但那神情总让人感觉忧伤,我们也有人问过他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但他只是呵呵一笑,乐乎乎地说“傻了啊,我能有啥事,我发个呆都不行,哎,现在的年轻人啊,太敏感了太敏感了”,然后拍拍那人的肩膀“别瞎想了,你那点脑汁儿留着想题目吧,走,打球去”。印象中,我们出了什么事,第一个找的总是他,而他也会不遗余力地为我们出谋划策,记得他跟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事,屁大点事,有我呢!”也总有些无可奈何他也没什么好建议的事,但倾诉本身以及他那阳光治愈的微笑就是让你没办法再沉浸在那种闷闷不乐的情绪之中。他就是这样一个用自己的阳光感染着身边人的人。
2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阳光的人,却在生了一场病后回校时自杀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甚至我们知道这个消息时根本不相信,我们当中还有人怀疑过是否像悬疑推理剧当中的剧情那样,因为我们无法相信他自杀的事,我们从没有想过身边有人会自杀,而那个人竟然是他,这更令人匪夷所思,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无法接受的。然而,真相不会因为我们的质疑而有所改变。他的遗书交代了一切——我们从未知道也无法想象的一切,我们从未知道他一直都很痛苦,无法想象他是如何在承受这些痛苦的情况下那样阳光开朗,把阳光带给别人。或许,他的世界从来都只有黑暗,没有人救赎过他,他达不成自救,因此就将自己世界里那一丁点仅剩的阳光都给了别人,而对自己的痛苦放弃了治疗,拒绝了倾诉。在这件事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罪人,至少我们都觉得自己是,他给了我们的我们却无法回馈给他,他的死,我们这些不合格的朋友逃脱不了责任。是啊,我们都有责任,他很了解我们,而我们却从未真正地走近他了解他,当他的家人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时,我们才知道他在家里时发生了什么事。
3
小沐有写日记的习惯。这就是整件事的导火索,他发现他喜欢上了一个男生,这个男生是他的朋友,他们的父母是至交,他隐藏得很深,不露痕迹,没有人发觉,他小心翼翼地藏起他那份深埋心底的爱,但是青春期的爱情,太浓烈了,又有谁能藏得住满腔的爱意,他连说出口都不行,他不知道说出口他的世界会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改变,那个男生会怎么看他,会不会觉得他恶心,父母会怎么看他,会不会觉得他丢脸,会不会不认他这个儿子,后来事实证明他的世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起码对于他的父母就是这样,他的忧郁压抑无从释放,因此他只能写,在日记中写,用笔对着草纸倾诉——一场永无回应的倾诉。然而,即使他这么努力地做一个父母眼中的“正常人”,却也没有逃过命运开的玩笑。他的母亲收拾东西时确认哪些杂物要扔时,无意间发现了小沐的日记,或许出于为人父母的担心和本身的好奇心吧,她翻看了日记,然后发现了小沐的秘密。之后,小沐回家时便遭遇了父母一场劈头盖脸的质问,“你这是变态!变态知道吗?我没有你这样的不孝子!”听说在那场质问中他的父亲是这样说的。而后,小沐被父母拘禁了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就是对外宣称的生病,我无法想象那一个星期小沐的心理承受着多大的压力,那一个星期面对父母时他内心是什么样的痛苦,拘禁在家时他的世界是怎样一种压抑的状态,而这一切,我们都无从知道了,因为他已经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在葬礼上,小沐的父母哭的昏天黑地,小沐的母亲更是一度哭昏了过去,然而小沐只是静静地躺在棺材之中,没有在球场下发呆时忧伤的神情,却也不会在别人问他怎么了的时候乐乎乎地拍别人的肩膀说“没啥”,他再也不会回答了,唯一的回答只剩他的遗书中留下的那句对父母说的“对不起”,“老爸还有老妈,不论我怎么想努力,从一出生我就注定没办法做到你们想要的孝顺,我终究没办法放弃我本人,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4
这件事发生之后,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阴郁了很久,直到现在每次聚会,看到他们,就不免会想起小沐,最能活跃气氛的小沐。我总是在想,“孝”的定义是什么呢?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又养育我们,没有他们,我们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作为孩子本身孝顺无可厚非,而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不乏有道理,但是当这与我们“本人”冲突的时候呢?我们到底是先作为一个人存在还是作为一个孩子存在呢?我终究无法找到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或许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存在答案,有的只是每个人个人的选择,但是我知道死绝不会是一种好的选择。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写道“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但正因为抱歉,才更要好好地活下去,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自己思想的人活下去,不然怎么对得起自己前面的人生以及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