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把同事拉黑的经历或想法吗?
相信所有人都有过拉黑同事的想法,但更让我更感兴趣的,是那些真的把同事拉黑的人。
因为拉黑的动作意味着与同事的断交,然而现实工作中,又不可能真的断交。
朋友小舒,上个月把亦师亦友的同事老H给拉黑了。
原因是,他俩在一次工作协作时,发现安排冲突了。老H为了保障大BOSS,让小舒无条件退让。
小舒眼看着,早就定好的工作马上就要开始了,而且工作还涉及外部客户,就是不退让。
老H说:不退让就不退呗,就不能好好说话吗?!小舒觉得老H不可理喻,一气之下,把老H给拉黑了。
拉黑的第二天,不少同事纷纷给小舒打来电话。
有两个同事(老H的直接下属)说:太解气了,我要不是他的下属,早就拉黑他了。
还有两个同事(老H的老战友)说:我早就想把老H拉黑了,要不是因为还要找他配合。
原来,好多人想拉黑老H。没有真的拉黑,仅仅是因为不得不工作配合。
换句话说,如果公司换掉老H,让另一个人配合同样的工作,很多人会举双手双脚赞成,且欢呼雀跃。
职场是理性的,但拉黑也很常见。究其原因,拉黑不仅仅是对同事配合工作上的不满意,更多的是对同事三观甚至人品的不认可。
拉黑,专指互不搭理、通讯拉黑、辞职不干。因拉黑对象的不同,又分为显性拉黑、隐性拉黑,。
1、拉黑上级
相信所有人都恨不得把自己的上级拉黑。
即使看不惯又干不掉,但只要不到离职或决裂的那一刻,都是隐性拉黑,也就是过过嘴瘾的事儿。
关于辞职拉黑,小舒说一句特别深入人心的话:最爽的事情就是辞职后把公司所有的工作群全退掉。
2、拉黑下属
这种拉黑,非常常见,要么非常明晰,要么不露声色。
明晰的情形有:开除、降职降薪、边缘化。不露声色的情形,可以去研究一下厚黑学,不作为本文重点。
3、拉黑同级
而同级之间的拉黑,相对容易一些,尤其是在配合性工作并非同事不可时,即通过另外一个人或资源也能达成,或者自己克服多做一些也能达成,拉黑就没有太多的顾忌了。
大家常常觉得拉黑行为有一些幼稚、不职业化,其实,在我看来,拉黑是一个中性词。
与其说它是一种较极端的行为,不如说是一种不合作的态度。这个态度需要胆量、底气、实力,绝非逞一时孤勇的冲动。
正向的拉黑,是我能、我敢,得到最多的是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一直爽。能,到一程度,即是晋升,即是成长。
负向的拉黑,是我敢、我悔,得到最多的是一时爽。敢,到一程度,即是恨自己太冲动。
回顾一下自己的职场经历,有多少次把他人拉黑?又有多次拉黑后自己得到了成长?感觉成长的时候多,还是后悔的时候多呢?
无论公司是否提倡这种态度,但所有朝着“未来持续爽”的拉黑态度都值得肯定!
无论拉黑职场中的哪个层级同事,总的来说,拉黑不可怕,谁悔谁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