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旧故里已是草木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天,家乡的桐子树又开白花了吧,满山氤氲着湿冷的雾气了吧。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我打破了三年连续回家扫墓的惯例,今天加了整整一天班,拖着酸累的步伐坐到电脑前,思绪回到家乡的清明,默默哀思。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家乡的清明一般都飘着小雨,但也无法阻挡乡野的植物开始葳蕤生长。年幼时,一到清明,那时候是一个家族去扫墓,爷爷、满爷、父亲、叔叔、伯伯、堂哥、弟弟妹妹们一起去扫墓,一扫就是一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家乡大奥出发,翻越几座山,途经几条山塘河流,那时候还有乡间小路,路边都是快要成熟的油菜,绿油油的植被和春风灿烂的各种知名或者不知名的小花,对我们小孩来说,扫墓祭祀更像是一种踏青、春游。如今那条小路被已经被植被填满,很难通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扫墓的第一站是到隔壁村的一个小山,叫里阿冲(音),山草野径中的许多坟茔里,葬着爷爷的爷爷、爷爷的父母——虽然我们素未谋面。去年我认真看过长满青苔和藤蔓,偶尔还有竹子在旁边延伸过去的石碑,依稀能辨别出最古老的石碑是嘉庆年间。后来听三叔讲,这就是我们从清朝迁徙过来的第一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然,讲这些往事的最早是爷爷和满爷爷讲的,只是那时候小,什么都没记住。

扫墓途中,爷爷肩扛锄头、手拎祭品,边走边讲祖辈的陈年往事——他们如何来到这个山村,如何遭遇乱世如麻,如何遍尝人世苦楚,如何艰辛创业起家,如何不幸离开人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年年讲、年年复,一遍一遍,永不厌烦。

冬去春来,草木萌生。

待到砍枝锄草、翻沟培土,隐没在山林间的旧坟顿然一新。此时,爷爷以极其神圣的表情,摆上祭品,倒上水酒,点燃纸钱,引导我们相继作揖、跪拜,口里念叨着请祖先保佑之类的话。

末了,还会燃一挂鞭。方仔和田仔最喜欢放最响的大炮,而峰哥总是捂着耳朵跑远,此时,山村深处,纸烟四起,鞭炮声此起彼伏。

正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满坡哀思与尘埃。

因与祖辈并不相识,小孩们自然谈不上感情,也没什么哀愁。反倒因为这种肃穆庄严的满满仪式感,觉得好玩、新奇、兴奋。

每次扫墓归来,爷爷总要意味深长叮嘱我们:“我讲的这些古,你们要牢牢记在心里”。而我们,总似懂非懂点点头。

而现在,每当我想起当年爷爷叮嘱的话语,男儿泪竟蒙糊了双眼。

如今,爷爷早已作古。他讲的那些古,我也早已忘却。唯有和爷爷生活的点滴,竟恍若昨日。

爷爷去世后几年,满爷爷也停了下来,也未曾带我们一起前往祖宗坟茔之地祭拜了,特别是我出外求学和工作前几年,都未曾回去扫过墓,哪怕是扫一扫爷爷的墓。

满爷爷和爷爷同岁去世,茔冢就葬在爷爷旁边,哥俩生前做邻居几十年,死后还能做邻居也算是一场圆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昔日热闹的小山村随着社会的变迁,如今已经没有几户人家,外面流金的世界加速了村子的败落,依然是一条土路的村落还是保留着当初的几分原貌。这几年,年轻人几乎没有回去扫墓的习俗了,外面的繁华与高节奏的生活阻挡了奔忙回家扫墓的人群,但是父亲、二叔、三叔他们依然还是坚持每年回去,条件允许我们也会回去。

图片发自简书App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依然还是那口池塘,父亲蹲在池塘边清洗农具或红薯,池塘的护堤却变成了水泥,对面依然爷爷和爷爷的父辈们砌的土砖青瓦房,那里生出了父亲、叔叔、姑姑、哥哥姐姐们,还有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故居100年左右了吧,仍然在,但是两边的延伸的厢房却都坍塌了,断壁残垣间已经是满目苍夷,野草藤蔓包围了老屋…水田里的野草茂盛,也早已不复当初春耕时翻过来的灰黑新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样的季节,总会牵动几许思念、几许哀愁。你会不由自主想起很多人、很多事,可能也只是几声离别时的切切虫鸣,一缕农家黄昏的袅袅炊烟,半点夜深幽梦里的婉然音容。

生者寻根,叶落归根。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难怪有人说,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

国学大师季羡林6岁离家求学,90高龄还回乡扫墓,扑通一下跪倒在父母坟墓前,不住磕头。回京后,他写下长达2.4万字的《故乡行》,说:“娘啊,这恐怕是你儿子最后一次来给您扫墓了,将来我要睡在您的身旁!”

青年散文家林萧坦言:“爷爷今年八十多岁了,奶奶眼睛也失明好几年了。每当想起爷爷撑着一根拐杖、提着竹篮独自行走在荒野之间,他佝偻着腰身在坟头上扯杂草的情形,我的眼泪不由簌簌而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人说,清明是一种迷信旧俗,我不赞同;有人说,清明是一种浪费形式,我不赞同;有人说,距离太远,干脆在网上团购300-500元一次的扫墓服务,我不赞同。

很多人,琐务缠身,无法返乡。但请记住,如果有条件了,即便人在天涯鬓已斑,也定要多回乡扫墓,回一次少一次!实在没条件,心底亦可过清明,毕竟,装在心里胜过一切。

还是于丹说得好:“清明是一种胸怀、一种底气、一种人格、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裕达!”

桐子树花开,风起正清明。今年你回乡扫墓了吗?和你同行的是谁?你又在思念谁?

2018年4月5日晚 清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012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28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653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8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7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9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96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4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94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02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6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40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73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