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看到一个视频讲课栏目,《带孩儿去修行》,栏目较详细的述说了叶嘉莹先生九十多年的生命历程,其中对启蒙年龄段的成长过程的述说更为详尽,反复强调了原生态家庭,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叶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祖上都是清代高官,父亲是北大翻译系毕业,母亲是女校老师,伯父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伯母亦爱好诗文。据叶先生讲座中自述,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没有高声说话的,更没有发生吵架的事儿,大家互相之间都很尊重。父母,伯父母都喜欢吟诗,男的会大声唱诵,女的是低声依依呀呀哼唱浅吟,叶先生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无师自通学会了吟诵好多诗词。五岁多的时候,家里请她的姨母教她读四书,开蒙第一部经书是《论语》。叶先生曾数次提到一生中记得最清楚的书是《论语》,最崇拜的人是孔子。她的伯父没有女儿,对她视若已出,经常和她聊天,聊古代文人和诗词。这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让诗词在幼小的叶嘉莹心里扎了根。在上辅仁大学习,她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顾随先生,这是一个文学大师,也是最懂她的最赏识她的人,师徒之间以诗相和,对她影响至深。
家庭和老师的共同影响,造就了现在诗词界的泰山北斗叶嘉莹!
每次去装修的房子那里,我经常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小男孩在干活,时间长了,有点熟悉了,我就问他为什么这么小就不上学了,出来家里放心吗?他总是不大好意思和我说话。这几天房子预制楼梯,我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师傅和他长的很像,一聊天,才知道是爷俩。更让我诧异的是小男孩是双胞胎,都在跟着 父亲打工!天哪,出出进进我以为是同一个孩子,竟然是两个不同的人,呵呵!我很喜欢这两个小男孩,也很尊重他的父亲,都很善良淳厚,只是很痛心,为什么不支持孩子上学,打着骂着上也好!一时打工,岂不一世打工!
可见,父母教育是何等重要,我们都应该带孩儿去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