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及其哲学观点【下】
辩证的发展使生活的主要准则发生了变化: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在事物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矛盾,只有“矛盾斗争”能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最深奥的政治规律就是自由一——通向变革的大道畅通无阻,历史是自由的成长,国家是或者应该必有组织的自由。
但是另一方面,“现实的就是合理的"这一观点带有保守色影:各种情况虽然必然会消失,但是都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是绝对正确的。
因而。既然统一是发展的目的,那么秩序就成了自由的首要前提。
如果晚年的黑格尔更倾向于自己哲学中保守的寓意而不是激进的寓查,一部分原因是时代精神(用他自己的历史哲学的术语说)由于变化太多而倦息了。
1830年革命结束后,他写道:“四十年的战争和不计其数的温乱之后,一颗老迈的心终于可以高兴地看到,这一切要结束了,和平如意的时期终于要到来了。”--——从来都认为斗争是发展的辩证法的哲学家居然提知足-——不过,作为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他有权追求平静和安定。然而黑格尔思想中的矛盾太深,使其无法走向安定和平;他的下一代追随者带着辩证法分成了两派——--“黑格尔右派”和“黑格尔左派”。
魏斯和小费希特在存在即合理的理论里找到了天道之说的哲学证据,以及绝对服从的政治合理性。
费尔巴哈、摩莱肖特、鲍威尔和马克思则回到了黑格尔青年时期的怀疑论及“更高的批判主义”,将历史哲学发展为阶级斗争理论,由黑格尔的必然性导出“社会主义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在物质世界还是在精神世界里,马克思将群众运动和生产力作为一切根本变革的根本原因,以此取代了通过时代精神决定历史发展的绝对精神。
黑格尔这位帝国教授孵化了社会主义之卵。
这位老哲学家抨击那些激进分子是幻想者,他小心地将自己的早期文章藏起来。他同普鲁士政府合作,赞美政府是绝对精神的最新表现,并沐浴在学院风的阳光下。
他的对手称他是“御用哲学家”。
他开始认为黑格尔体系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他忘了自己的辩证法已宣告他的思想不会长久且会灭亡。
”除了1830年的柏林,从没有哲学发出过这样高傲的声调,哲学皇室般的荣誉也从未如此充分地被承认和保障。”
在那些快乐的岁月里,黑格尔老得特别的快。
他变得心不在焉,和故事书里的天才一样,有一次,他只穿了一只鞋就走进讲堂,他没有注意到,另一只被他落在了泥潭里。
1831年,霍乱传到柏林,他身体羸弱,成为这种传染病最早的受害者之一。
病了一天后,他突然安静地睡去了。
正如那个时代见证了拿破仑、贝多芬和黑格尔在一年间相继出世,1827年到1832年间,德国相继失去了歌德、黑格尔和贝多芬。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德国最伟大年代最后的辉煌。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