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小长假,跑了好几趟医院,有计划内的也有计划外的,不管是哪种类型,去医院除了生孩子、正式工作前体检以外,都不会是什么好事。在印象中星期天我没有特意去医院看过病,除非看病号。因为我觉得周末医生们也休息,只剩下值班医生,不如工作日哪个部门都开放好。可是这个周末我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首先我是忘记周末了,只关注小长假医生出不出诊,到了才发现值班医生少,患者一般自发到一起排队,人看起来比平时一点不少。
今天想聊聊人们对待生病与看病的不同态度,不是说医患关系,那问题太大,国家都解决不了,就说个人。
第一种人——“我没病”。
这种人胆子大,不在乎自己得了什么病,也不能说是不在乎,关键是不承认自己生了病,或者说是挺劲儿太大,即使病了也不注意保养,也不积极治疗,有点讳疾忌医的样子。这种人要不就是真胆大,要不就是怕给亲人添麻烦。这种人一般是上了点岁数的人居多,他们从困难时期一路走来,知道生活的不易,全凭一身铜筋铁骨扛过来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人其实越来越少了。
第二种人——“我有病”。
这种人正好和第一种人相反,胆子小,或者也不能用胆子大小来评价,他很在乎自己是否得病,甚至没病也要给自己找点病,动不动就去医院,搞得自己神神颠颠的。有时候就是虚惊一场,啥事也没有。这倒是没什么,只不过是多折腾几回而已。不过还真有让他给堵着的时候,有些疾病会在早期被发现,那句好话怎么说着?早发现,早治疗。这种人过分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很会保养,什么时间吃什么药,什么节气穿什么衣,养生就是生活的一大半内容。
第三种人——“有病看病”。
这种人介于上面两者之间,算是大多数人的行为吧。这种人不迷信自己的钢筋铁骨,不认为自己会是无敌的存在,不生病,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这种人也不会整天关心自己的身体,直到发现自己身体的异常信号,才引起重视,看病才提上议程。这时候他会积极配合治疗,或者着急治疗,有些许的担忧,但是又不是害怕那种。如果病愈了也会长出一口气,如果病重了,又会心情低落。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样子吧。但是到了有病看病的阶段,那要看自己的运气了,这病到底是好治还是不好治。
现在医疗水平提高了,人均的寿命上升不少,这是平均数。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得绝症,无药可治。佛系人生、及时享乐的人越来越多了。不能讳疾忌医,也不能杞人忧天,更不能超支压榨自己的身体,但是,往往生活中有许多的不情愿与不得已。以上三种人只是随便聊聊,请勿对号入座。
记得前阵子新闻上说有120万元一针的抗癌药,先不说能不能针到病除,光是这价格都让很多家庭望而生畏了吧。但是这药如果真管用,你会不会砸锅卖铁去凑这120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