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彰显一代文人的创新创造;今有蛟龙潜海,嫦娥升天,亦体现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熟悉的议论文开头,是吗?
举例子、排比、动人却略显矫情的文字,仿佛已经成为优秀议论文开头的标配。改卷流水线上,一份份高分作文踊跃,一张张思维固化的标准试卷现出,高考铁制下的创新力流失单单从语文一科中就可窥见一斑:断文识字的简化模式,死记硬背的机教方法,统一答案的禁锢思想,无疑正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执行慢性屠杀。如今写作已产生固定的模式,赏析词句也有了相当的套路,很多人忍不住去想:语文的创新与传承在哪里?
于是有人慨叹说:汉语失去创新力了,甚至中国人也失去创新力了。
如果这样就是创新力的流失,那么我们便时时刻刻处于创新流失与萌芽的斗争中。创新需要尝试,而尝试需要勇气和能力。我们习惯蜷缩蜗居于自己世界的一角,做着那些自己擅长的、做起来轻车熟路的事,不越界,便可与万事万物相安无事,不劳心劳力,更不会伤害到自己,这一角的天空,我们称之为“舒适圈”。与其说我们不愿意踏出这方天地,倒不如说我们不敢赌——赌外面的世界没有自己想象中的恶劣,外面的困难是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的。出于人自保的本能和生存的谨慎态度,这种“懦弱”无可厚非,而正是这样普遍的“不敢赌”,才让少有的赌赢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放异彩。但给他们的人生加冕的并不是创新路上的曲折,而是他们下定决心的时候那一道被突破的心理防线。
故而创新与否,根本上是人与自我斗争的结果。已有的磨难和挫折并不能令一个人犹豫不决,真正颤动决心的是“不可知”——产生难以言喻的恐惧、自卑、迷茫、无措,没有前人的踪迹,故不知前路何方,感觉像是在黑漆漆的悬崖上行走的旅人,行差踏错可能就是万丈深渊。在安逸的条件下人总是不想去改变,因为在约制和陈规中行走往往是最安全的抉择。但万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人懂得这个朴素的道理,中国人也有创新创造的意识和认知,那么是什么掐住了国人创新尝试的咽喉,或者更本质的说,究竟有什么是人性难以捕捉的积极因素?
我想,也许中国人逐渐流失的也许不是创新的能力,而是往黑暗中迈出一步的勇气和自信。面对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黑暗,大多数人并没有踏出举起火把上下求索的那一步,而是徘徊在原地,撑过了昨天,熬过了今天,却终有一天会死在通往翌日黎明的道路上。理想的尸体层层累积,创新也渐成无人之境。
但这种勇气和自信并非全无生门,如同雨水如海,海上水汽又聚成云层补给天空。有人保守不前便有人摇旗呐喊,有人将高考视作八股便有人力行变革,有人囿于本土便有人融汇中外。当我们为部分中国人的畏缩而顿足捶胸之时,也许更多的国人正携着勇气与自信奔走四海。
当然,对于平凡的大多数来说,以上恢弘的字眼可能不适用于我们脚踏实地安安稳稳的人生,但创新和尝试并不是英雄的私有资产,一个扩大的朋友圈,一个超出自己能力的任务,一个不太敢写的作文题目,一场心中渴盼已久的风花雪月的邂逅,都是我们逐渐走向“圈外”世界的脚步。不赋予“创新”太过崇高的含义,有助于减轻阻止我们从龟缩的壳中拔出来的压力,有助于我们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和更广阔的的人生。
中国人失掉创新力了吗?
当我们对一件“圈外”之事进行犹豫的时候,答案便已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