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围着理想前进(125)
下一篇: 围着理想前进(127)
2005年秋季开学了,儿子就读于重庆95中初一班。一周后,学校通知家长开会:下午3点钟。家长们身披秋阳按时到校,坐在自己孩子的位置上。学生在室外自由活动。
讲台上,是位男教师,三十出头,中等个子,就像文革前的知识分子那种文绉绉,戴一副黑边框眼镜,着装——普通夏装。
“家长们:下午好!我姓寇。这种姓很少见,就是通常人们说的‘日寇的寇’。我教的前一轮初中毕业了,现在来接手这个班。”他手指黑板,说这次分班后,学校组织了一次考试,来排的名次,跟升学考试一样——就语文和数学;叫我们看看自己孩子的排名情况,心里好有个数,引起重视。
哇!我一眼就看到儿子班上排名第二!暗自庆幸儿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成功的——因他没参加外面的学习,根本不知道教学要求的重点。他在小学阶段的期末考试,从未考过一百分,更不用说双百分了;为此,他几次要求去补课,都是因为我拿不出钱来,他才饶了我。
寇老师的声音有磁性,是个教书的好料子:“家长们请注意了:初中阶段的学习不同于小学了,课程多,时间紧,初二基本上就要结束三年的全部新课程,初三基本上是复习,准备中考。所以,初中一年级很重要,初一跟不上,初二就是坐飞机,初三就打泡!”
寇老师特别提高了声音:“无论你们工作有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关心自己的孩子——心理、身体、学习这三方面。初中阶段是他们变革性的阶段,是承前启后的关键年龄段,希望家长们一定要重视!”
他拿起一本小册子示意我们,“这是学校为我们老师与家长和学生搭建的沟通平台,学生每天的学习情况,他们写在自己的小册子里,我每天都要检查它,发现的问题,我都要及时地写在这个册子上面;你们家长也要认真看,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写在这个册子里;这样的沟通,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他把小册子放在讲台上:“我刚才讲的,如果你们有不清楚的地方,请下来问;没问题的,可以走了。”
我留下来跟寇老师说了一些儿子的情况,并把《恩断义绝》交给了他。他很高兴,说看完了再来谈一谈。
我辞别了寇老师,也辞别了儿子,心里很踏实。儿子每周五晚饭前回来,星期天下午返校。
周五到了,我特别为儿子做了红烧土豆肉。他一到家:抓起就是一坨,塞进嘴里,说好香啊!
他放下书包,就拥抱我:说好想我!还说他以前在外面玩,最不想回家;现在一放学,就巴不得到站就上车回家。
我鼻子好酸:“是的。知道你今天回来,煮的是你最喜欢吃的。”
才开学一周,他突然就长大了,到厨房把手洗干净,我俩坐在一块,像以往那样边吃边聊。
我讲了开家长会那天:我把《恩断义绝》拿给寇老师过目,他跟你说没有?
“说了。还夸了我。”他很高兴。
“这周写书没有?”
“没有。太忙了:课程多,作业多。”
“也行。”我叫他每周末回家来写,还说写书如何重要。
可他就是不肯,还怒火万丈:说写书影响了他的考试成绩——小学期末从未考过一百分,就是因为写书!竞争这么激烈,现在他再也不写书了!他振振有词:初中决定考高中,高中决定考大学——分分分,命根根!考上重点高中才能考上重点大学。
他说的是事实,但总不能半途而废吧!他小学六年级寒假,把侯老师借给他的一本科幻小说看完后,就着手在写科幻《家园之战》,只是最近上了初中,他才没写。
我说:“你把《家园之战》提前完成了,到时我拿它去重点高中签约。”可他就是不信,说我在白日做梦。
我也清楚:这是小升初的一个拐点——只要初中坚持写完科幻《家园之战》,对他一生都有好处。怎样才能说服他继续写作呢?
又是一个周末到了,我在他的“沟通本”上写道——
孩子:
我很喜欢你的《家园之战》里的劳拉:在生命的危机时刻,大家都处于高度警惕状态,而她却从容地“布道”。
还有,凡尔纳双胞胎也很可爱:他俩总是“风风火火,打打闹闹”,影响了好不容易才得到休息的驾驶员孙平。孙平生气地离开休息室,回到驾窗发现了流星群......
这丰富的想象力,用你的文字表现了出来,才使我一饱眼福。
写作离不开想象,想象离开了文字表达,那只能是“东流水上漂浮的落花,至多赢得悠闲诗人的叹息!”多无奈、多可惜、有何用?!
孩子:刘校长把你安排在寇老师的班,其用心良苦。寇老师对你在小学时写的《恩断义绝》之评价:丝丝入扣,荡人心脾。你没有理由不去珍惜——坚持写作!
李敖57年返陆,单膝跪地谢老师。当年胡适资助他一千元读书,今天他用35万元为胡适铸造铜像。他的成就来自哪里?来自他——从小饱读书、饱思考、饱写作、饱坚持、饱勤奋......
孩子,你从6岁半就开始每天30分钟的写作,到今天已有6年了,再坚持6年每天30分钟写书,好吗?
坚持就是成功!放弃就是“东流水上漂浮的落花......”
今天,妈妈特为你写了这些,是因为你已有两周没写书了,妈妈很着急,多年的写作眼看就要像“东流水上漂浮的落花......”
我们都期待你把写作进行到底。不信,你问寇老师。
寇老师:您说呢?
2005年9月24日
寇老师留言:
孟子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儒学大师,他应该幸运他有一位善教的母亲。你也应感到幸运:因为你也有一位当代的“孟母”!你若能珍惜并实践,相信你也会取得你所期望的成就,切不可半途而废!自己的命运在自己手中!望你不要辜负你的母亲!
2005年9月26日
上一篇: 围着理想前进(125)
下一篇: 围着理想前进(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