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或说不得,记得或记不得,父亲的背影都在那里。这个熟悉的人,熟悉的称呼,恐怕真正要了解要猜透要看透他,要花上半辈子甚至一生吧。
读完马爷的这本《背影》有些时日了,提起学富五车且生动的马爷,得从前些年的那档风靡大江南北的《观复嘟嘟》说起了,那时已当社畜有些时日了,偶然在资本会员风盛行的某酷刷到了这个节目,简介写的是文化脱口秀节目。至今耳盼回响起那句清脆的solgan“观复嘟嘟,有物为证”。从此我便开启了一路追“马”的狂热。
马未都,江湖人称“马爷”又作“马霸霸”。他有一座观复博物馆,他还有一车精妙绝伦私人的藏品,他不但有一群名为观复猫的流浪猫。他更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作家。
这本《背影》的由来,是马爷早年开始至今,为身边的亲朋好友们,突然不辞而别写的悼文合集。书中人身份各异,亲疏有别,但都在马爷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
开篇的自序结尾两段,让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不免鼻尖一酸。“我陆陆续续地写的悼文就是记载着各色人生。这里有亲人,有名人,有素人,他们每一个人都与我或多或少地有过交集,养我教我帮助我;首集二十五人,其中对于我最重要的是我父亲,我把他的照片放在扉页,以纪念他给予我的养育之恩,感恩他把我带到这个五色缤纷的世界”。
记得书拿到手后,花了一天半得时间阅读完毕。书中悼念的人形形色色,有的位高权重,有的仙风道骨,有的博古通今,有的铮铮铁骨。唯独开篇的“父亲”是距离我们平常人最近的角色。
不由得想起了朱自清的那篇《背影》,同样是描写父亲,不过我却更爱马老这篇《背影》,或许更有共鸣吧。
这位口吃“父亲”不大贴近现实中大多数父亲的样子,但却又是大家心目中伟大的父亲。一辈子兢兢业业为家庭为子女,不是大文豪却有些文化。年轻时闯南走北,伍行出生,从战场中一路走来。
“父亲开朗,小时候我印象中的他永远笑呵呵的,连战争的残酷都以轻松的口吻徐叔,从不晕染…他脸上有疤,战争时代留下的,你问他,他就会说,挂花谁都挂过,军人嘛,活下来就是幸运了”。
在那个时代,乃至我小时候。父亲提起历史书上那些他亲身经历过的事,平日严肃父亲的脸上也会无奈的一笑而过。但如今回想起来,父亲当时轻描淡写的那些话,是多么地心酸。
马爷的父亲耿直、幽默、达观。与我的父亲截然相反,曾几何时我多希望自己那位学识渊博的老古董、老顽固父亲,不能宽待我这个新时代的青年些么。直到成人后看着他慢慢老去,没有心力在骂我的时候,我才明白从小到大他的用心良苦。
愿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年轻人们对身边的父母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我们进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大多还在过去乃至原地踏步。
最后以一首幼年我的父亲为我写的打油诗结尾,“孩儿孩儿莫调皮,读书学习要努力,早睡早起身体好,勤学苦练出成绩。”感谢你我最恨又最爱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