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再现
7.古典之音,萦萦在耳,请按提示填空。(10分)
百鸟在鸣“① ,在河之洲”(《<诗经>二首》),鸟鸣引发了爱情的希冀,回响千年;“②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鸟鸣寄托着友人的牵扯,直抵人心:“感时花溅泪, ③ ”(杜甫《春望》),鸟鸣承载着诗人的忧悲,感人至深。
流水汤汤“④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沧海的水波见证了曹操的雄心;“不闻爷娘唤女声,⑤ ”(《木兰诗》),大河的流水伴随着英雄的出征;“峰峦如聚,⑥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黄河的浊浪激荡着作者的悲愤。
沙场之声“⑦ ,⑧ ”(李贺《雁门太守行》),激战又起,号角催征,响彻云霄;“⑨ ,⑩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战马奔腾,箭矢如雨,震天动地。
钟利说题
这道题分门别类辑古诗,可以从教材处溯源。以“古典之音”为主题,分了三类:“百鸟在鸣”“流水彻悟汤汤”“沙汤之声”来辑古诗。10个句子涉及到七年级到九年级的8首古诗词,在数量上有一定的量。同时,这10个句子所在的诗歌,体裁有四言古诗、文人乐府诗、唐五言绝句、唐七言绝句、汉乐府民歌、元曲、宋词;涉及到的诗人有东汉曹操、唐代李白、杜甫、李贺、宋代辛弃疾;考查诗句所具有典型性还是很突出的。
同样的试卷结构,在2023年重庆中考B卷中,古诗积累是以下面的样式出现的:
7.班级制作古诗主题墙报,请你完善相关内容。(10分)
人与自然(1)“ , ”两句将田园生活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境,言近而旨远。(陶渊明《饮酒·其五》) (2)东风吹拂,万物复苏,“ , ”将一幅早春时节草木萌发的美景呈现在眼前。(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人与家国(3)国家动乱,家人离散杜,甫悲叹“ ,家书抵万金”。(《春望》) (4)国家有难,慷慨以赴李贺高歌“报君黄金台上意, ”。(《雁门太守行》)
人与自我(5)壮志未酬,陈子昂用“ , ”两句诗道尽了宇宙邈远、个人渺小的孤寂与惆怅。(《登幽州台歌》 (6)临近毕业,班主任寄语同学们:勇敢地往学业之峰攀登吧,“ , ”,登上峰顶,眼界自宽,胸襟自广。(王安石《登飞来峰》)
同样,“漫步古诗菀”出自教材,同样是情境 ,班级制作古诗主题墙报,三个分类“人与自然”“人与家国”“人与自我”。10个句子涉及到的诗人有陶渊明、陈子昂、白居易、杜甫、李贺、王安石。
从这两套题可以看出,重庆在出古诗词积累的考查上,重从教材中找命题依据,在情境中分类考查,不采用上下句的机械式填句默写,在分类之下理解性默写,在形式新颖之下保持了其考查的难度。
题型新颖又有源可溯,识记、梳理、分类、理解,将多数简单化考查的古诗词考出了一定的境界。
重庆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积累这种出题形式,是当得起大家的一声喝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