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团聚对于一个厌恶社交的人,比如我,是一个困境。当亲人迎面而来,你想起别人打招呼和交流的方式,你觉得特别没有心意,但是不这么说又能怎么说?一时想不出来,又不能接受那些对嘴巴来说很陌生的语言,大脑正运转的时候,人家已经拿着东西进门了,你知道你成为了家人中不礼貌的那个。
如果当时你说了,会怎么样呢?你可能会受到表扬,但那不会让你觉得更加尴尬吗?你本来只想隐没在角落,听着别人说话,看着一切按部就班地发生,可是突然你被推到了主角的位置,你不知所措,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多余而重要的角色,这一整出戏剧中你是最大的败笔,甚至影响其他演员往下进行。
你说话的时候有一个困境,就是究竟是符合他们的节奏,还是坚持自己?从戏剧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应该是前者,可放弃自己,或者说取消自己,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你坚持语言应该准确,应该与事物对应,而他们更沉浸于说话时口腔的快感,和话与话之间模糊的出招与拆招,你很疑惑:这种交流有什么价值吗?但你仍然在听,不论如何,不准确的语言有它的妙处,只是与你无关。
还有话的深浅问题,谈一件事情,你本来想得很深,但说的时候你要考虑,他们究竟考虑过你想的问题吗?如果没考虑过,这话说出来就成了说教,也就是被“左耳朵听右耳朵冒”的那种话,那有什么意思?而且他们也不见得爱听你说深的,但是他们不能说他们的不喜欢,于是,一阵漫长的沉默。至于浅,如果说要聊的是你仔细想过的问题,你甘心说得太浅吗?你能把握好深浅的尺度吗?
问题多多,我选择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