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指的是:自己明明做错了,还会自己说服自己做的是对的。
莎拉和蒂姆相遇一段时间后开始约会,最终搬到一起住。沙拉希望蒂姆跟他结婚,并且戒酒。但是蒂姆不同意,两人冲突了很久,最终结束了关系。
这是莎拉的前男友打电话给她,他们开始约会,很快就订了婚,并安排结婚的计划。
这时蒂姆打电话回来,说他后悔了,想和莎拉和好。莎拉告诉她,自己马上要结婚了。蒂姆恳求莎拉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莎拉拒绝了,理由是不想再过那样的生活。最后蒂姆主动说,只要她答应,就跟莎拉结婚,并且把酒戒掉。
莎拉想了好久,觉得蒂姆还是有好处的,于是取消了和前男友的婚礼,又和蒂姆重归于好。
可是过了不到一个月,蒂姆就告诉莎拉,自己没有必要戒酒。过了两年,蒂姆还是没有意愿跟莎拉结婚。
可是莎拉却比以前更加投入,他说因为经历了在前男友和蒂姆之间的选择,知道蒂姆在自己的心中更加重要。所以蒂姆尽管承诺从来没兑现,莎拉却觉得更加幸福和快乐。
——一旦做出艰难的选择,人就很乐意相信自己选对了,例如赌马,事实上所有人都会一次次的欺骗自己,以便在作出选择之后,坚信自己做的没错。
确认偏误
人们的大脑都是先有观点,再有事实,和真实的世界,没有一丁点关系。
我的人本教练课程在经历第三阶段的时候,进行了一次印象深刻的辩论大赛。辩论的主题是“知易行难”。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各有四个人,分为两个组,我这里分别叫它们作a组和b组。
如果仅仅是普通的辩论赛,那么估计不会令人印象深刻。但是这个辩论赛的特点就是,在第一阶段正方和反方辩论完成之后,调换角色。原来a组是正方,现在变成反方;原来b组是反方,现在变成正方。
也就是说,原来支持“知易行难”这个观点的辩手,现在要换过来,支持“知难行易”。
于是非常精彩的一幕就是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原来的正方说:“学习知识是容易的,但是行动却是困难的。”现在却立即改口,说:“学习浅层的知识很容易,但是获得高维的认知却很难,当我们认知升级之后,行动就变得很容易了。”
而且在这个辩论过程中,不单论点改变了,连收集到的证据都改变了。
——我们想要相信什么,就会为这个相信的事情寻找证据。我们的大脑都是先有观点,再有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