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我的科研生涯(下)
本章将重点回忆我对教育学领域四大重大课题的研究与贡献。
一、我对教育基本目的的研究
在我所著的《翠湖日记》中,有一篇日记专门谈论我对“教育基本目的”的思考与界定。
虽然人类文明史已长达5000年左右,虽然当代人类文明已达可观的高度,虽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已使人类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但我认为,迄今为止人类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基本价值在哪里。换句话说,迄今为止,总的说来人类尚未准确认识并简要阐明教育的基本目的。
从实践层面看,普天下每天都在“育子”的芸芸父母,每天都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芸芸教师,尚无人能够准确、清醒地认识教育的基本目的,更谈不上准确而简明地说出教育者应有的教育价值观。
下面将逐渐引出我的研究结论。
在中国的有关政策文件中,“教育目的”有时会以“教育方针”的形式出现。
根据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有体现教育目的的教育方针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制订、阐述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宗旨等问题时,通常具有两种不同的视角:一是从社会需要角度出发,二是从个体发展需要角度出发。教育方针、教育宗旨及有关政策文件的阐述,自然是从社会需要角度论述问题的。但在我看来,教育学对教育目的的阐述,既要从社会需要角度出发,又要从个体发展需要出发,且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因而我认为,教育目的概念的内涵,应当与教育方针或教育宗旨不同。
显然,政治家主要关心社会对下一代发展的需要,人民教师既关心社会需要,又关心个体发展需要,而家长们则主要关心自己孩子的个体发展需要。
由于教育基本目的事关重大,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的教育家、不同的学术著作或有关文件,做过很多不同的相关论述。例如,《学记》提出的教育目的是“化民成俗”,“四书”之一的《大学》提出的教育目的是“明明德”(意即“将光明的道德发扬光大”),涂尔干提出的是“使青年社会化”,夸美纽斯则提出的是“发展健全的个人”,裴斯泰洛齐提出的是“使人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的与均衡的发展”。上述诸种观点,相对而言,我较欣赏裴斯泰洛齐的说法。但他的说法,离“准确”、“切中要害”还有很大的距离。
在人类历史上,水平最高、最切合人类教育实际且最具权威性的教育学著作,大概要算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推出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里,我将这本划时代的著作提出的教育目的归纳如下: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思想与科学语言,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等,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能在充满竞争的社会较好生存的“完人”。在我看来,上述观点仍是不准确的,且有关含义有不够明确问题,对广大人民教师、学生家长来说,其可操作性也不强。
我不得不说,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还没见出现过完全正确或准确的“教育目的论”。
那么在我看来,教育的基本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了便于理解,请先看下面的佚事。
我看过这样一段视频:在某个大草原,一只成年马匹不幸深陷沼泽。或许由于沼泽过深,烂泥过粘,数度挣扎不能奏效后,马儿绝望了,不再挣扎。这时,三位骑在马背上的牧马人来了。下马后,较年长的牧马人用棍棒探了探沼泽淤泥的深度,又抓起一把淤泥,边搓揉边观察,最后他对身边的弟弟说道:“你回去把马群赶过来,看它的运气了。”接着我们看到如下场面:泥潭边,牧马人高扬马鞭,大声吆喝,群马奔腾,马蹄纷飞,“踏踏”之声不绝于耳。入群的意愿,奔腾的欲望、求生的本能,极大地振奋了已入绝境的被困之马,使其激发出巨大的潜能,最后被困之马一步一步地脱出沼泽,成功获救。
这一实例,对我们研究、表述或理解教育的基本目的,富有启迪意义。
在我看来,教育的基本目的应当是:从年轻一代生活与成长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和帮助年轻一代获得健全的体魄、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及在学校与社会生活中较好发展的基本能力,使其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里,“强大的精神力量”的主要内涵是责任心、上进心、自立能力、艰苦奋斗精神与耐挫能力。
至此,你应当想到:我们应当如何教育下一代?
有点遗憾的是:上述观点,我退休后才借助《翠湖日记》,在实名博客中表述出来;没能将上述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公开发表。
二、我对“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的研究
我曾着力研究“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之所以下决心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从儿子身上看到了教育对其身心发展的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令我十分痛心。大约在2006年,我将自己对这个问题思考与研究的成果写成论文《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负面影响》。此文发表于《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后,人大复印《教育学》用了一页的篇幅,作了摘要转载。我为此文做的简介性摘要为:
对儿童的成长来说,教育必不可少;但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也有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有两种类型:一种源于教育活动与儿童天性的固有矛盾,它迫使儿童为自己的成长付出必须付出的代价;另一种源于不当的教育管理和教育行为,它迫使儿童付出不应付出的代价。在教育学界,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受到普遍忽视。教育学教科书,应当用一定篇幅来论述这种负面影响的性质、类型和产生原因,提醒人们注意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和管理行为。
上述“简介”,概括出我在“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三、我对“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设计与评价、教材教法、教育见习与实习、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统称“教育专业课程”。
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什么,教学内容应有哪些,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这些正是教育专业课程的基本问题。对于教师教育院校来说,妥善解决这三大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大约十多年前,我将有关研究成果写成论文《高师教育专业课程:为什么而教?教什么?怎么教?》。此文标题下的“简介”反映了我的基本观点:
“为什么而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问题,是高师各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高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核心任务应当是“为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础上发展基本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而教”。应当紧紧围绕能力的发展,教知识与理念、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当少让学生呆读死记,多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与教育实践;少让学生坐在那儿静听,多让他们思考、研究与表现。为此,应当经常性地采用实例研讨法、专题合作研究法、专题辩论法、教育故事演讲法、教育格言创作法、教师行为模拟法等具有直观特征或实践研究特征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初步掌握教育规律基础上,卓有成效地发展基本能力与教育实践能力。
可以说,此文不仅反映了我对相关问题长期研究与探索的成果,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与指导意义。可惜的是,某些看似权威的相关刊物的编审,由于视野不足,缺乏对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认识、了解与体验,不愿意发表此文。后来一家刊物的一位比较了解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编辑,偶然发现了此文,遂打电话给我,问我是否同意发表于他们的刊物。尽管获得我的同意,那刊物最后还是没有发表此文。如果我猜得不错,文章最后卡在其执行主编手中;我太了解那位大专中文专业毕业的执行主编了,他是因人际关系当上主编的,并不具备理解此文学术价值的学术修养。不久后,这家刊物停刊了。
我虽然不在乎是否能多发表一两篇论文,但这篇反映了我大半辈子教育经验积累及相关思考成果的具有人生里程碑意义的高水准文章未能公开发表,终究是一憾事。
四、我对新学科“课程设计与评价”的课程目标、内在结构与教学内容的研究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中学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相关专业方向的教育专业课程。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首次建议开设这两门课程。2013年,我校申报、由我领衔的“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课程获教育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
这是一门新课程。教育部相关文件只给出课程名称;设计相关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开发所需各种课程资源,完全靠课程开发领衔人及课程开发团队成员们的创造性劳动与单位领导的支持。
在开发课程资源前,我首先得解决上文提到的三大问题:为什么而教?教什么?怎么教?也就是说,首先得从认识上解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三大问题。认识上解决问题后,我要做的第二项工作是统一整个课程开发团队的相关认识;如果不能说服他人,我只能凭借学术权威,强推我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给出的设计。第三项工作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人际沟通,说服国家级的课程审议专家及其组织单位的相关人士支持我。第四项工作是通过艰难的创造性劳作,编写出配套教材,并使教材通过国家级权威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三轮常规审稿与课程专家的专项审稿,并使出版社愿意以最快的速度出版相关教材。第五项工作,是将自己的认识与新教材具体化为数十堂生动新颖、配有字幕的资源共享课录像。第六项工作是完成全套课程资源的开发,并使之通过国家的验收,且将内容丰富的全套课程资源上传到教育部的“爱课程”网站,使之能正常运行。在这长达好几年的创造性劳动中,我还得充分调动、利用方方面面(尤其是单位领导)的支持。可以说,这里面的工程是“海量”的。读者可以想象一下,我要付出多少极其艰苦的劳动,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完成全部工作。
完成上述工作,一需要出类拔萃的教育学、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学术功底,二需要对小学课程的深入了解,三需要丰富的教师教育课程经验,四需要强大的教学能力,五需要优秀的写作能力,六需要扎实的英语基础,七需要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八需要出色的人际沟通能力。
最终由我确定的课程目标是:本着“大课程观”,从教师日常需要出发,研究和阐述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材从普通教师的课程运筹角度,讨论“怎样上课”、“如何评课”两大问题。“怎样上课”有两层涵义:一是怎样设计课程,二是怎样实施课程。教材的论述以前者为重点。“如何评课”也有两层涵义:一是如何从教师课程设计与实施角度衡量课程的成败,二是如何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角度衡量课程的成败。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课程基础知识与小学课程概说(第一章),二是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基本原理(第二章至第四章),三是小学各门课程的设计与评价(第五至第十章)。
至于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我在教材的“前言”部分给出三条建议:
其一,在基本观点方面,放弃传统的“教学论”立场,树立与时俱进的“大课程观”。我主张从课程运筹角度审视教学,将教学看作课程运筹的实施环节,将“教学”活动看作“课程实施”活动,借此实现新课程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的有效整合。
其二,教学中摒弃教育专业课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传统模式,建立“理论为实践服务”新模式。我主张以“实践审视—理论分析—实践改善”为课程活动的基本思路。教材的编写,注意为这一新模式的运用创造条件。
第三条建议是:将本教材的使用与网络资源的利用结合起来。
总的说来,我负责的这门课程,以及我所主编的配套教材,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强实践性。如果你审视一下教材纲目,你一定会发现:教材用了60%的篇幅,有重点地讨论了小学各门具体课程的设计实践与评价实践。
下为教材封面、封底照片。
据我所知,某些同类型的共享课程,一如既往地遵循过去的套路,从理论到理论,并没有将课程设计与评价理论与中小学各科的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在我看来,这样的“课程设计与评价”是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的。那些理论知识,一方面学生学时会感到乏味,另一方面学完考完后,学生很快就会忘却或不再理会。
写毕于2022年11月3日
定稿于2022年11月4日
复审于2023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