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书写,分为四个章节:分别为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分离为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中国式家庭”。
A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1.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
2.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
3.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
4.对于缘分心理学也有独特的解释,缘分,的确是在过去修下的,但不是前世,而是我们的童年,主要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修下的。
5.一个人的人格在5岁前就已基本铸造成型,不止人格,我们的情感基础也常是在童年形成的。
6.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最后构成了一个现象场,它就像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坐标体系。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另外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也有一个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同一件事因为坐标体系不同,不同人就有了不同的认识,家里主要处理的是感觉,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达到理解的唯一途径。
7.在对方表达自己感情时,我们常有几个错误的做法。一是揣测对方的想法。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仍然执着于自己的坐标体系,用这个体系去揣测对方的意思。二是去评价对方的想法,对于亲密关系来讲,这是最糟糕的事情。三是出主意。对方一说到问题,我们就急着去出主意,提建议,忙着为对方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对方多数时候只是借问题去宣泄情绪,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建议,并且我们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为对方出主意的,这会严重地妨碍理解的达成。
(个人感觉6.7两条很有用,相信在很多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不管是夫妻,朋友等关系,有时候我们向对方倒苦水,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但假如那个人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议,不管建议是好是坏,我们都会觉得孤独,甚至还会有受伤的感觉,于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如果不明白这些,一方很可能会揣测,评价,出主意。对方很可能不会接受,反而更加心烦,并且以后都不想再倾诉了。而一方也觉得很委屈,明明自己也是好意,怎么对方不能理解呢?
对于孩子,也是如此,做父母应该静下心来耐心的和孩子沟通,先理解他们的感受,然后再和他们一起决定怎么做。如果孩子们可以得到大人的理解,就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幸福,所以不仅大人需要知己,体会自己的感受,孩子更是如此!)
8.一个人的关系可以分为两部分,个人领域和社会领域。个人领域包括配偶、亲人、知己,最典型的是家。社会领域包括同事、同学、同乡等,最典型的是工作。工作中的规则是权力,运行机制是竞争和合作,控制与征服,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够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如果不明白工作与家的分别而将权力规则带回家,那就形成了一种权力的污染,会形成很多问题。千万不要想当然的以为运用工作那一套方法,你在家中就会一样处理的很好。
在工作中主要目的是解决问题,而在家庭中交流感受才是主要目的。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是怎么感受的,我们永远要记住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最重要。所以不要把工作当中的习惯和思维带到家里。
9.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爱儿女,他们也终将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因为如果儿子是妈妈最重要的人当儿子要分离,去找一个爱人,建立一个新的家庭时,作为婆婆她会多么难过,会认为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他会有意无意地阻止儿子与媳妇建立最亲密的关系。相反,如果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直是丈夫而不是儿子,那么与儿子的分离就不是那么难受,他会欣喜的看到儿子找到了他最爱的人,可以拥有他的家庭,他的人生。这时,婆婆会祝福媳妇,会祝福媳妇和儿子即将走上她和丈夫曾经走过的幸福之路。
10.婆媳关系,听上去是婆婆和媳妇的二元关系,却忽视了本质,这是婆婆媳妇和儿子的三角关系,并且这个三角关系的核心是儿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他袖手旁观,那么所谓的婆媳关系是很难处理好的。
11.时代改变了,我们爱的方式却没有改变,以前物质很匮乏。所以爱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对方的物质需求,但现在物质需求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心理需求的重要性则日益突出,鉴于此我们应该进化我们爱的方式,重视配偶及其他亲人的心理需求,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是啊,时代在进步,我们对于爱的方式也要不断的反思!)
B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1.若一位妈妈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
2.一旦孩子得的爱足够了,形成了一个健康的自我,他就不会去顺着父母的意思了,顺着父母的前提是孩子缺乏存在感它的价值感都有赖于父母乃至社会的认可。相反,有健康自我的人,他会很爱父母,但他做事情首先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而不是服从父母的语言,假如一心希望孩子孝顺,最好是做一面冷酷乃至残酷的魔镜。
3.同情心有两种,一种是对弱者的可怜,但内心同时有一种我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是共情,即我深深的触碰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而共情能力的构建就源自于能彼此碰触的母婴关系,而它的基础是妈妈能够看到婴儿的感受。
4.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爱与自由缺一不可,而如果他既获得了充分的爱,又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他一开始就会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而最终也势必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
而这样的孩子,老师们普遍是不喜欢的,因为老师们的赏罚手段对这个孩子几乎无效,他们夸奖无用,惩罚也无用,因为孩子不会轻易偏离自己的轨道,但同时他也绝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儿童,因为他的内心自然会指引它走在自己所渴望的道路上,而这样的道路很少是不对的。
(所以有时候,人们普遍认同的事情并非正确,例如,家长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孩子,本质上来说,那是以方便自我为中心的,但如果从孩子出发,应该培养其内心的完善与坚定。)
5.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声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遵循你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也就是说每个孩子天然有他们的使命,而若父母想决定孩子的命运,他们就是破坏了孩子的命运。
6.分离和爱同等重要,他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成长就是父母看着孩子的背影渐行渐远,并且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也只有分离,让孩子独自面临问题,才能激发潜能,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内心不断强大,成为自己!)
7.人生要经过三个分离,第1个分离是分娩。第2个分离是与妈妈“分手”,第3个分离是与家的分离。
8.著名心理学家玛格丽特经过大量细致观察,将三岁前新生儿分成三个阶段。
a.正常自闭期。从出生到一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大部分时间用来睡觉,他需要抚摸和照顾,但仿佛只沉浸在自己简单世界里。
b.正常共生期。两2个月到6个月大,这个阶段的婴儿将妈妈和自己视为一体。
c.分离期,6个月到36个月大,婴儿逐渐意识到妈妈是妈妈,自己是自己。
具体又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c1 身体分化期(6~10个月) 婴儿从身体上意识到妈妈是另一个人。
c2实践期 (10~16个月)婴儿会走了他热情的探索周围的世界,开始爱上自己,觉得自己非常强大,对妈妈好像不再那么依恋,婴儿“背叛”了与妈妈亲密关系。
c3和解期(16~24个月)实践期使幼儿备受挫折,他明白了自己的弱小。于是重新依恋妈妈,比以前更依恋,相比第二阶段这个阶段胆子更小,什么都怕。在他的眼中,妈妈又变得强大起来,但是也明白,妈妈是另外一个人,没有妈妈他们无法独立,这是最基本的矛盾。
c4个体化期(24~36个月)如果妈妈尊重幼儿自己探索的需求,(妈妈需要关注并保护孩子,但又不要替他们完成任务)而且一直保持这个形象,那么幼儿就会认同妈妈,她心中就会有一个积极的妈妈。
妈妈的爱让幼儿找到自己---自己的内容就是对妈妈的内化,但是只有分离才能让幼儿成为自己。
(我们只有通过自主的探索才能形成自我,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最适合的位置,由此我们还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11.在孩子青春期时,无论父母怎么样,孩子都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样黏父母,因为父母在孩子心中已从无所不能的神,还原为有很多缺点的普通人,这时孩子们需要新的神,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偶像去认同,从偶像的人格中汲取养料,以成为自己。这些偶像,可能是老师同学等身边的人也可能是遥不可及的明星科学家,政治家等大人物。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孩子会追星,也是想要找一种精神的寄托!)
12.父母都爱孩子,但他们同时又深深相爱,他们不会因为爱孩子而忽略对配偶的爱,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懂得尽管异性父母如此爱她,但强大的同性父母才是异性父母最好的伴侣,而他不过是一个孩子,于是他会安心的做孩子,享受强大的父母给他们的爱,同时他们努力的向同性父母靠拢,知道只有变得像同性父母一样,才能赢得异性父母更多的爱,这种心理转变是男孩成为男人和女孩,成为女人的基本动力。
13.海灵格将孩子称为“家庭中的救世主”,就是因为孩子天生一种倾向,要牺牲自己,平衡父母的关系,如果父母关系和谐而平衡,同时又爱孩子,那么孩子自然而然会成为健康的孩子,爱父母且以父母为骄傲。
父母关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而且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14.有溺爱行为的父母,其实并没有真正的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他们并不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也不关注他的成长需求,甚至没有兴趣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感觉,只是把孩子塑造成他们心中的小孩理想的形象,这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所以说溺爱是陷阱,实际上溺爱的父母都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但他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仿佛不可职责!
15.让幼小的孩子独自探索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这事在大人看来孩子天地很小,但在孩子看来这就是他整个世界,他要先在这个世界里面证明自己的力量,而后才可能信心十足的在更大的世界里去证明自己。
一个孩子在16个月时化解一个挫折时的难度,远胜于在她16岁26岁或36岁时化解一个挫折时的难度。
所以要尊重一个幼小的孩子受挫折的权利。
一个孩子的自然成长中自然会遇到很多挫折,只要大人给孩子自主解决的机会,那么会自动培养出高挫折,商并不需要额外的挫折教育。
16.孩子要想形成稳定的安全感,需要一个条件,在三岁前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没有严重的分离(超过两个星期的分离极为严重),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被抛弃创伤。孩子形成被抛弃创伤,不会因为妈妈回来而自动化解,妈妈必须做出很多努力,而很多妈妈还没有修补的概念,结果是这些孩子的被抛弃创伤一直留在心里,孩子的心就难以发展到能真正体会到无形无质的爱,或者说灵魂层面的爱,反过来他就会执着于母爱载体即一些客观的物质。
(三岁前,父爱可以不存在。爸爸的作用,只是支持妈妈,给妈妈安全感,而不是直接发挥作用。)
17.通过自我牺牲给对方制造愧疚感,然后以此逼迫对方服从是中国家庭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
18.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给妈妈的一些意见:一是不要渴望彻底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只要孩子守住好好学习,不做坏事这一底线,就不要总想着去和孩子谈心;二是反醒自己,是不是特别怕孩子离开你,是不是过于焦虑;三是转移关注点,转移到丈夫上来等。
19.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20.当改变发生时,迎来的新的心理内容产生了好的情绪,辞去旧的心理内容产生了不好的抑郁情绪,如果好的情绪多于不好的抑郁情绪,那么这个人总体上就会处于快乐状态,相反则处于抑郁状态。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对矛盾的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等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前者意味着上丧失,是辞旧,后者意味着获得,是迎新。在这对矛盾中,如果后者占据了主要地位,那么尽管不断的有忧伤,但仍感觉整体生命是积极阳光的相反,如果前者占据了主要地位,抑郁情绪就会成为主导情绪。
21.强烈的叛逆行为是对父母强烈控制欲望的一种反击。如果父母尊重孩子,一开始就给了他们独立的空间,那么他们的叛逆行为会大大减少。
22.每个人都孤独,而打破孤独的唯一答案是,能与其他人或其他事物构建真切的链接。
而感情连接是最真切的连接之一,但中国人羞于谈感情,结果是,父母不能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只能进行语言层面的交流。语言交流也就是头脑层面的交流。简单来说,其结果是,你要符合我头脑的想象,你要和我语言要求你的一模一样。
中国父母夸孩子时都会用到这个词~听话,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强调感情的中国人,既缺乏心灵层面的连接能力,也不习惯身体的碰触,而只是追求干巴巴的语言连接。
父母的力量远超过孩子,于是语言层面的链接很容易就成为父母发出语言的指令,而孩子要遵从父母的语言,这就是听话。
然而,若有情感方面的链接,我们就会觉得听话不重要,因为不管你是否听话,我都能感觉到和你在一起,我知道你爱我,我爱你就可以了,你走你自己的路,我祝福你,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可以感觉到你在我心中。
23.当孩子确实有错误需要纠正时,充满慈爱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很坦诚的方法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最后利用恰当的时机在孩子自然都想倾听时才给他们讲道理,换句话说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同理,夫妻之间也是如此,不要先去处理问题,而要先去体会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