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3 阅读进度:第六部分努力
越来越没有干货了呢。尤其是在我边读这本书的时候,还一边听了许岑在得到的精品课《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还有万维刚的专栏的一篇文章《进取者的工作作风》。后者提到的几个要点,与许岑和本书作者采铜的观点不谋而合,可以说甚至连举例和理论都是一样的。
顺便推荐下许岑的精品课,短小精悍但讲东西讲的很清楚,7节课,不到2小时就能听完。我听完之后几乎马上就能记住要点和内容和举例,不过当然,听完就还是会忘。我打算再听一遍或多遍。看了这么多工具书方法论,我深深感觉到,真的不要追求量多,最好就是把一个理论和方法吃透,其他都是一通百通了。
万维刚的这篇文章的要点是:
思想准备:要把压力当成挑战,简历“成长思维模式“;
战略:合理安排压力,确保每次学习或者工作都是在稍微高出自己当前能力的水平上。
作风:全神贯注只做这一件事。
战术:第一,排除各种干扰;第二,用50-90分钟的高强度工作和7到20分钟的休息,间隔进行;
那结合今天读到的努力这章的内容:
首先采铜先强调了努力也是一种才能。每个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是僵固型的有些是成长型的。那么我们要成为成长型心智的人,并且要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只专注一个领域,要把80%的时间放在专注的领域上,另外20%可以多多尝试。
不要成为差不多先生。里面提到胡适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这让我想起了热狗的饶舌歌曲《差不多先生》,令我还蛮有兴趣拜读的。大概意思就是说,我们现在大部分的人都是差不多就可以了,并没有把事情做到极致。很多名人强调做事要一丝不苟。那么许岑也提到过,做事情要一丝不苟。我这两天还是蛮受触动的。里面提到齐白石的临摹画画,还有许岑说练习书法要做到连错的都要临摹,这个就是一丝不苟。
还有要给自己设置挑战。这个三个大家又再一次不谋而合了。意思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给自己设置障碍,这个障碍只要一点点就好了。这样每次学习的时候都不会自满,又觉得自己稍微克服一下就能完成了。
最后提到意志力的这个概念。大概就是不要过分强调意志力这个东西。要用热爱去做事情,而不是所谓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