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本来要接着把自己关于工作中压力的一些体会一口气写完的,不曾想被中间发生的事情打断了。不过虽然说是被打断了,但压力这个话题的内容其实一直都在我的大脑里面打转。弘丹老师讲用80%的时间来思考,用20%的时间来把想的东西写出了。我觉得我用来思考的时间肯定要大于80%,至少在我的潜意识里面停留的时间肯定要大于80%。
之前我写到在自己彻底被压力压垮之前,我们谁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也没必要纯粹是以为了想知道自己能承受多大的压力而去试着把自己压垮,那样的话有可能真的就把自己压崩溃了,反而得不偿失。在日常的工作中关于压力我一直面临着两个问题:我应该给自己施加多大的压力才能既不至于让自己过得太累又可以保持工作的积极性;我应该给新员工施加多大的压力,才能既不至于把人给逼走了又可以让其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呢。
就我自己而言,也不是说工作一直是很休闲还需要自己主动去创造一些压力来督促自己。有时候工作需要的时候这种压力自然而然就来了,挡都挡不住。也确实会出现相对比较舒展的时候。以前我的认知里面一直沿用着学校里面学习的那种方法论,那就是“劳逸结合,一张一弛”。可能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方法也不错。但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就需要一直保持一种“在路上”的状态,不能松懈下来,一旦松懈的时间长了的话,可能就失去了原先的活力。
其实细想之后发现这两种方法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融汇贯通。我认为,在战略上我需要一直保持的压力,在战术上要做到劳逸结合。这就好比是经济学里面的相机抉择,在经济发展大周期的波峰适当采用紧缩政策,在波谷适当采用扩张政策,以保证经济稳定发展,不至于出现大的波动。在每一个小周期内部也做到一张一弛。
那么这个理论该怎么落实到具体的日常工作中呢?工作了这么写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可以说自己也在不短得摸索。这种事情落实起来个体差异很大。就拿我们领导说,他能承受的压力肯定比我大,调节压力的手段肯定比我有效。某些公司的新进开发人员相比较而言就会弱一些,压力稍微大一些就扛不住了。对我而言,一件事情给我造成的压力大小与我对这件事情的把控程度成反比。比如新系统刚刚投产,时不时得会出现一些重大的问题,导致系统不可用,这个时候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次抢修完成之后下次什么时候还会再发生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问题,什么时候可以解决。像这些时候就会感觉到压力特别大。再比如,一个项目我已经做了充分的需求分析,90%的需求问题都已经得到了明确的答复,其他剩余的问题也都有了初步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我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项目组的人员也已经到位了。就算这个项目的交付时间很短,工作量很大,我也不会有太大压力。
面对压力最怕的就是不知所措和置之不理。“不知所措”是说我已经知道要做什么了,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做;“置之不理”则是我已经知道要做什么了,但是由于我不知道怎么做,所以我先假装不知道。“置之不理”看似缓解了压力,实则是在饮鸩止渴,只会给未来带来更大的压力。就像储蓄一样,压力越攒越大。
基于此,在面对高压的时候,需要分析当前的情况,尽快获得控制权,化被动为主动。面对束手无策的问题要迎难而上,不可视而不见。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变相得提升了自己抗压的能力。我发现,往往急性子的压力会比较大一些,那种想尽快把事情做掉的心态虽然促进了我们工作的效率,但在高压面前也会无形中给自己施加比实际更大的压力。能尽快获得控制权,找到困境的突破口当然是最好,不过现实中的场景是往往你努力了很久还是一筹莫展。这个时候的压力是最大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多巴胺”的作用了。很多做IT的项目经理会选择去楼下抽上一根——这也是很多项目经理戒烟失败的借口。无论如何都需要找到一个放松的方法,让自己从困境中暂时解脱出来。同时这种方法还不会伤害自己和别人。
有段时间我迷上了打台球,打完之后就感觉神清气爽,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能很好地释放压力。后来没有了打台球的搭子,我又找到了遛狗这种方式,现在没有条件继续养狗了,我又要寻找一种新的途径了。
在缓解压力方面自己一直在摸索,希望随着经验的增长,能够在这方面做得越来越好。
有段时间工作压力相对不是那么大,我就自己报了一个在职的学习班。为了挑战一下自己,作为一个软件工程专业的理科生,我选择了非本专业的经济学进行学习。事实证明挑战挺大的,不过收获也不小,扩充了我的视眼,增长了不少知识。通过这次实践,我发现在工作压力相对不那么大的时候给自己制定一些学习的目标,并且是可量化,会有明确结果的目标,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也可以说是我参加21天的写作训练的部分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