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鱼市与深夜书桌》林楷伦,中译出版社,豆瓣7.4分,个人推荐7.9分
这些年,这种非虚构题材都有大火的趋势,一如我们精心美化生活的句子“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我在这句话里,看见了很多人,简单真诚的一直在做着一些事,为了活着。还有一些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选择喜爱,前者吃饭,后者悦己。
林楷伦,年幼就跟祖父认鱼,卖鱼,他从来也没想到,自己会兜兜转转地继承鱼贩生涯。
这段故事要从林楷伦的父亲嗜赌如命开始,家里早已破坏殆尽。还在读书上学的林楷伦不得已一边卖鱼还债,一边完成学业。这看来是一个标准的励志故事。
对很多人来讲,放弃学业等于放弃自己的前程,林楷伦选择专心卖鱼,这对很多人来说,是糊涂,是无奈,还埋下无尽的后悔。在父亲的眼里卖鱼还要什么文化,简直就是扯蛋。林楷伦也不想当一名脏兮兮的鱼贩,每天黏糊糊的一股腥臭味儿,读书对他来说,是改变身份的唯一出路,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他对命运选择了顺从。
成为鱼贩后,林楷伦就算是正式入行了,每个行业中都有很多规则要守,鱼贩之间的尔虞我诈常有,竞争也是明争暗斗。他在鱼市中见到很多人情世故,他也在旁观鱼贩们的日常生活,包括他自己。这书里是林楷伦鱼贩生活的真实记录。
卖鱼是长期买卖,要看诚信来赢取回头客的信任。比如其中的“背骨仔”全仔离开雇主单干,转头当上了老板,与前雇主在市场上厮杀竞争。全仔觉得只要让利高就能活下去,在林楷伦看来,恶性竞争只能两败俱伤,只有双方各退一步才能都有饭吃。
顺仔是一个结巴,普普通通的搬货人,林楷伦为数不多的朋友,顺仔也代表着鱼市中的一类人,他们随时会被老板肆意辱骂,他们不得不小心工作,幻想着有一天也能暴富当老板骂回去,这些忙碌不休的鱼市搬运工,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地生长在鱼市里,一边忍受着老板的打骂与剥削,一边是长期以来别无选择的环境和生活。
没有一个鱼贩不曾伤过腰。 职业病久了,病也成职业。 每个职业都有职业病。写作写久五十肩,唱歌唱多声音哑。鱼贩的职业病,有的是凌晨起床,很少睡饱饱引起的肝病,或是工作太累了,高热量才是藉的肥胖与高血压。但每个鱼贩都遇过的职业伤害,是腰痛。——P120
怎么挑选鱼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我去菜场买鱼只会指着看着顺眼的鱼,这个请帮忙杀一下。档口海水、淡水混杂在一起,还有大股鱼腥味儿,对于我这个不善吃鱼的人来说,宁愿这顿不吃鱼也不会常去,而这只是林楷伦的家常便饭。
林楷伦小时候好好读书,还是要去接班卖鱼,上学时在家里摊位卖鱼是实习期,读到研究所卖鱼就是正式入职了。他自己说的“正职卖鱼,读书像放假。”还很贴切,只是这贴切也有很多不能选择的心酸在里面。不管怎样反抗都要回家卖鱼,家里人才不管他想什么,他要去做什么,对于他成为一名鱼贩,没有任何影响。
他回家卖鱼最悲凉的不忿之处,就在于他有一个嗜赌的父亲,败光家业,还硬要一直赌下去,六亲不认到了儿子离开他依旧在赌。要这样的父亲还有何用。
他的在读研究生学的是社会学,辍学回家早起去鱼市穿上长雨鞋,背上包摸鱼,去做鱼贩,他能接受自己的职业和选择。这本书原名《伪鱼贩指南》,这里的书名似乎更有文艺范,他写贩鱼的日常,他写同行的竞争,写新客老客,这里面有着生活的朴实味道,也有对无常性的对抗,当然也有着对生活感性的一面。
每一位敢于书写自己本来生活的人,都是自己的勇者,不关乎任何人。
“如果我不当鱼贩,我不能成为作家。”这不是幸运的转折,应该是生活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