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 晴
说文艺之前先说雅俗,因为有些人总把文艺和雅俗联系到一些,比如说我。
小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学习写作文,比喻、拟人、排比,再来个题记,高大上的一篇作文就这样出炉了。那时候听老师说的话,作文分数很高,还经常会被老师当做范文拿来在课堂上读。有夸的自然就有挨批的,比如某某的流水账。那是认为前者雅,后者俗。
高中的时候,突然不干了,新奇另类的观点写的高兴,老师也不干了,每次试卷下来都是少的可怜的辛苦分和两个大大的红笔字:跑题。我要听老师读别人的作文了,这倒没觉得有什么,就是太煎熬,听得云里雾里,到最后也不知道究竟想表达的是什么,华而不实的东西除了能证明你的才华之外还有什么?哼,我的世界你们都理解不了。这时候,前者是俗,后者为雅。
上了大学再写东西更随性了,说和写没啥区别,都是些大白话,讲个故事,提炼个观点,偶尔也会诗意一下子。这时候的理解是大俗即大雅。
现在对雅俗的认知又被自己给打破了,因为当你见识的越多的时候接受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了,既能学会欣赏俗,也能接受雅,因为总从雅俗里看到不同的风景。于是也越来越能明白,所谓的雅俗并没有什么雅俗之分,雅中有俗,俗中亦有雅。
看到一句话说:越了解越会一分为二的去分析。觉得对人对事都很贴切,
经历是需要沉淀的,正是基于此,对世界的认知也随着时间不断发生着变化。有些不会一层不变的东西,能打破我们对以往的认识,通常这就是我们的进步。
为什么说有些东西是一层不变的呢?一个苹果,过去认为它是一只吃的苹果,现在还是认为这是一只吃的苹果,那么,它从始至终就只是一只供人们享用的苹果而已;当这只苹果因为砸在了牛顿的头上,从此人类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时,它就有了人类历史上进步的意义,当你的爱人将这个被吻过的苹果送给你时,你会小心翼翼的把它珍藏起来,看到它就会怀念起在一起的甜蜜,即使有一天它会腐烂掉,这时候它就不仅仅是一只能吃苹果,而是成了你们之间爱情的象征。这些变化的认知例子中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为什么又说通常是我们的进步呢?因为有积极意义,就必然存在着消极的意义。
但我们不难发现,上面这些变化着的认知都是唯心主义的变化观,就是通过我们赋予了事物其象征意义。那么存不存在事物本身发生的变化呢,就是唯物主义的变化观,不会通过人为意义而发生改变。我认为那是不存在的,或许存在,只是我没有发现。
这么狡猾的答案是谁教我的呢?科学家,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很谦虚!
万事万物都在无时无刻的不断变化中,那么你会不会就不再敢说话了呢?因为你怕出错吗!
我也会啊,我还怕承担责任呢!
话还是要说的,什么年龄说什么话!
该明白的道理你迟早会明白,你可以允许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也可以允许别人跟自己别人不一样,前者可以让你与众不同,后者可以让你海纳百川,如此谦虚对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