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点:经济学分析方法
复述知识
1.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把让你两难选择或者多难选择的事务想办法化为“想象中的数字”进行比较抉择。
2. 堕胎案例:这里有一个两难选择,如果不允许堕胎,生下的孩子在不健康的环境下长大,会有更高的概率去犯罪杀人;如果允许堕胎,堕胎不也是杀死生命吗?胎儿算不算婴儿?妇女选择权与孩子生存权哪个重要?
3. 经济学家是这样分析的:用一个“想象中的数字”,1个婴儿等于100个胎儿,160万例堕胎手术杀死16000条生命;这个数字高于每年因为堕胎减少的凶杀案数字,所以允许堕胎不划算,应该反对堕胎。
4. 雾霾停产案例:这里也有一个两难选择,雾霾天生产容易死人,停产工厂有损失,该不该停产呢?
5. 经济学家是这样分析的:用一个“想象中的数字”,1条人命30万,每年因为雾霾死亡的人数乘以30万,假设是1个亿;如果工厂损失比1个亿高,不用停产;如果比1个亿低,停产。
6. 我自己的案例:我自己面临一个多难选择,摆在我面前的学习任务有很多,每一项都貌似很重要,该先做哪个后做哪个?
7. 按照经济学家的分析方法:给任务重要程度排一个“想象中的数字”,百分制,80分及以上是重要的,85分及以上是很重要的,90分及以上是给我诸多感悟恨不得马上做的,100分是每天必须做的例行任务,80分以下是没那么重要的,70分以下的任务我不做。(打分时这么考虑,对于知识,能更多给我感悟的优先;对于技能,更实用的优先),最终我排出了一个清单,每天照着清单进行任务。
8. 注意,上边方法并没有考虑时间因素,因为学习是终生的。如果是考虑时间要素的职场任务,任务重要性分数=重要程度/完成时间。
由此得到
1. 当我们面临两难或多难选择时,想办法把选择项化成“想象中的数字”,再去比较权衡就不难了。
2. 当你能够想办法在诸多领域选择出哪个更重要,哪个最重要的时候,你也许会惊喜的发现你的选择与你原来“想象中的自己”相左——原来自己内心深处竟然是认为“那个”更重要。
3. 另外,选择做正确的事情非常重要。选择是发生在行动之前的,选择错误,越做越错,效率越高,错得越离谱。所以,不断打磨自己对各种事情的选择就非常重要了。
4. 做好“选择题”才能做好“解答题”,成功就是解答题高手做对了选择题。“选择”发生了,“行动”也就触发了,选择决定命运。
5. 在各个领域不断的选择中“打分”,你就知道了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这就是所谓的养成了“正确有效的价值观”。
6. 想一想,所谓“纠结”,其实就是突然不知道这两个选项哪个更好了。所以,如果真的养成了“正确有效的价值观”,选择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知道这个更好,选这个。(也就是说,在价值观确定之后,选择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