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过完,就要去每个亲戚家拜年。虽然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但是我还是不喜欢那些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七大姑八大姨们,好像只有外婆的那一方土灶,才是过年回家唯一的眷恋。
来到外婆家,便已经到了下午。外婆的家离最近的乡镇都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这坐落在沿海城市的偏远山区,是中国东部很多农村的缩影。在不远的地方,就有中国最高的大厦、最大的CBD,但是,这片乡土,还是同那曾经一般宁静、祥和。外面的人不愿进去、里面的人不愿出来。
外婆知道我们回来,便早早准备好了饭菜。当车开到外婆家的那块空地上时,看到我们的外婆就出来迎我们。见到我们的外婆,连围裙都还没脱下就来到车跟前,接过我们给她带的年货就急忙回去看锅里做的饭。
那和以前一样的土灶还冒着阵阵热气,里面有水、有食物加热的蒸腾,还有一些只属于故乡的东西。
小时候父母工作比较忙,我也就在外婆家待过一段时间。以前每一天最盼望的时间就是外婆做饭的时候,做饭之前的烧火是小时候最有乐趣的事。在以前的时候没有打火机,每一次做完饭的时候,都会把火种用土埋起来,直到下一次做饭的时候,把火重新用一根空心竹管吹燃。点火的时候,把埋在火种上的灰用火铲铲去,在重新接触空气之后,没有光亮的火灶里就会发出些许暗红色的光。在火种上加点易燃的引火物,一般都是用晒干的叶子或者是某些干燥的植物纤维。少量的铺在那不明显的暗红色上面,用那根发黄的竹管慢慢的吹,让空气与火充分的接触。在这样的过程中,火从暗红色变成亮红色。在加上那一点点的引火物,美妙的一团也就很快形成,就像生命的诞生,简单而复杂。
点火是每一个在农村的家庭孩子们的必修课。在炉火旁出生的我们好像本就与火有不解之缘。在城市里待久了,越来越体会不到这火的魅力,只有农村里的这口火灶,还藏着只有它可以做出的美味。
每逢过年,必须要准备的是两道大菜是猪头肉和焖鸡,这两道菜必须用土灶来做。大年三十一大早,便要开始准备宰猪。全村的人围在外婆家的门前,将今年最好的猪赶上门前,几个大汉按住猪,外公一刀下去,动作干净利落。外婆的土灶在这时也烧得正旺,将猪的各个部分直接切割,然后在大锅内用猛火烧煮。在猪肉煮到五分熟的时候捞起,将其搬到不远处的祠堂,用这一年的辛劳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这也是靠天吃饭的农民对于土地的敬重。祭祀完后,便再次煮肉。通过搬运时的冷却,猪肉的肉质变得更加紧实。再一次的加热让调料的味道加入肉中,除去在食用过程中的腥味,只剩下猪肉本身的香气。食用这样的猪肉时,只需要将其各个部分切开,然后蘸取用酱油、醋、香油调制而成的调料。这样最朴素的烹制方法,才能突出肉本身的味道。或许,这就是大道至简的意义。
外婆家的鸡也是极好的。老家的鸡食用的都是自家种的蔬菜和谷物,经过长时间的散养,味道更是胜过平常的养殖鸡。这也是为什么曾经有人登门购买外婆家的鸡,但是外婆无论多少钱也不出售的原因。也就是这样的美味,才是对故乡分外眷恋的根本。家里土鸡的做法和猪完全不同,需要各种大料轮番登场。大火猛烧,让鸡在极短的时间里可以更多的吸收汤汁的味道。只有用土灶烧出的鸡,才是味道最正宗的。
有人问,中国人如此眷恋家的原因,我想,就是因为家里有自己曾经最熟悉的那一方灶台。只有这里,藏着每一个人最熟悉的味道,无论多远,也可以闻着味道找回家的方向。